生意经 > 观察评论 > 浙江常山“紫薇花瓶”远销迪拜 激活乡村共富产业链

浙江常山“紫薇花瓶”远销迪拜 激活乡村共富产业链

生意经 2021-08-31 09:0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们用紫薇花枝‘拗’出的花瓶现在已经卖到迪拜了,杭州西湖、千岛湖的景区,也是我们紫薇花墙的客户。”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金川街道徐村村党支部书记叶继强说。
 
  由一朵紫薇花造景,结出一个“美丽产业”,再带动一系列衍生业态的发展,徐村把握农村产业链培育、发展的规律,绘就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前景。
 
  借新乡贤力量把鲜花“养”成美丽产业
 
  “别看现在的徐村人气十足,以前可是个‘空壳村’。”叶继强说。
 
  徐村是个区域面积仅2.32平方公里的小村。要发展,必须将有限的土地配给最能带动发展的产业,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此,徐村决定种植花期较长、观赏性强、利用率高的紫薇花,推动乡村振兴。
 
  项目定下了,资金从何而来?2018年,当地新乡贤叶国富决定接手这个项目,并投入资金220多万元创办企业。
 
  通过集中流转荒地、水塘等,徐村建起400多亩紫薇花海。2018年7月,20万株花苗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紫薇花海,徐村成为游客休闲观光的“网红村”。在企业“兜底”土地流转费的基础上,村集体以土地入股,享有30%的收益权。
 
  漫步徐村,村道两旁随处可见的紫薇花枝编成的花墙、花瓶、花亭也是当地一道亮丽风景。叶继强介绍,因为紫薇花枝柔韧性好,可以“拗造型”,花墙、花瓶绿植等就成了衍生的新产品。
 
  “剪枝条、扎篱笆、‘拗’花瓶,一年能赚2万多元。”61岁的徐村村民徐牛英说,自己在“家门口”找到了新活计。
 
  种紫薇花居然种出了一个“美丽产业”,这是许多徐村人没想到的。随着紫薇花苗木产业的不断发展,村里还开展绿植租赁业务,承接绿化养护工程;成立了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在紫薇花海边上建起了一个苗木“超市”;并租用周边湖东村以及常山县同弓乡、招贤镇等乡镇的土地,共建苗木基地,培育外销幼苗。
 
  截至目前,徐村有100多位村民在苗木基地工作,徐村成了浙江省级高质量就业村,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村集体年收入也从原来的2万元上升至百万元。
 
  完善配套把发展“嵌”在产业链上
 
  从种风景到卖苗木、卖绿化产品、卖绿化服务,徐村的产业链形成了。每年30多万人的客流量,也带动了徐村精品民宿、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开了起来。“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200多人。”村头农家乐老板徐有平说,红火的生意,让他很满意。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发展‘嵌’在这朵花衍生出来的产业链上,让村民享受更多的村庄发展红利。”在叶继强看来,一朵花引来的客流,以及城郊村良好的区位优势,让徐村有了发展休闲度假、运动康养、文化创意等产业的优质潜力。
 
  2020年7月,徐村与企业合作举办“紫薇花海泼水节狂欢季活动”。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吸引游客10万多人次,拉动消费1000万元以上,带旺了村里的住宿餐饮、特色商店的生意,村集体通过门票收入和二销产业分成,增收40多万元;今年5月,徐村又与企业合办了常山YOUYOU音乐节,“五一”假期期间,徐村接待旅游人数3.31万人次,实现村集体增收22.6万元。
 
  不久前,杭州一家文创公司与村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徐村家宴”系列速食产品,建设婚礼产业园、农产品销售点、团队餐接待点,进一步带动其他衍生业态发展。
 
  “没有人掉队,才是实打实的共同富裕。”叶继强说,“村里将以8%保底收益的形式,吸纳村民入股投资,实现合作共赢。”
 
  徐村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加快一二三产融合,不断提升乡村自主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的探索,折射出以产业链思维培育乡村“造血”功能、走向共同富裕的清晰路径。(完)
关注热点
相关报道
文章关键字: 产业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生意经"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生意经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生意经"。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如本网刊载之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优质好货 限量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