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特卖
生意经 > 智库 > 供应链百科 > > 国外绿色供应链的研究

国外绿色供应链的研究

相关词条

  国外有关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可以认为最初开始于绿色采购,1994年Webb研究了一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同时注重再生利用,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采购的概念。1996年,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 (NSF)资助下,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贵制造(ERM)”研究,正式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1995年CIPS (A joint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和BIE(Business in the Environment)协会成立了一个实施绿色战略的组织,这个组织将通过改善供应链管理来实现商业活动的与环境相容,指出在最近的两年中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公共与私有企业认识如何通过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来实现与环境相容及找出为了实现商业活动与环境相容的关键性的、与供应链有关的因素。英国工程和物理研究会(EPSRC)和英国汽油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个公司资助了“ESRC全球环境变化计划”的研究,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2000年瑞典科学与技术部资助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一一关于电子工业中的环境工作的全球研究”,从供应链思想出发对电子工业的环境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在2000年荷兰的住宅、空间计划及环境部(VROM)也资助了一项“绿色食品供应链”的研究,对欧洲的农业政策、食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各国的整体状态及荷兰农业的地位及策略等进行了研究。美国环境保护署联合其他机构于2000年资助了一项名为“精益、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项目的研究,主要的目标是为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提供指导。具体来看国外对绿色供应链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Fiksel ,Joseph (1995)在研究中指出:供应链管理是公司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制造商对供应商的评价标准从过去的质量、交货的及时性、价格等因素深入到供应商的内部活动、环境管理绩效等因素,在其论文中指出了评价供应商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供应商可能通过一些公认的标准来显露其环境管理水平与绩效,他认为IS014000体系的认证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也应该全面地有效地评价供应商的环境管理行为。

  Lamming ,Richard,Hampson ,Jon 等人(1996)利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对供应链中的消费者态度、政府的法律及制造商对环境的负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绿色供应链中的如供应商评价、精益供应链及在供应链内建立合作战略等有利于改进整个链的活动与环境相容的程度;对美国的5家大型企业的供应链行为进行了分析,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改进的方案。

  Steve V Walton ,Robert B Handfield,Steven A Melnyk(1998) 重点研究了如何在供应链管理中加入环境因素的问题,认为现代商业时代企业不可能忽视环境这一主题。越来越多的政府规制、公众日益突显的环境意识均要求使得对环境的关注变成现实,要求制造商将环境议题提到了战略规划的要求。与此同时,制造商开始集成供应链过程来降低成本、提高其服务质量。这两个趋势不是独立的,公司必须通过联合供应商与销售商来满足消费者及政府对其所提出的环境预期。他们对家具工业中的五个案例的研究得出“环境愈识供应链已经在实践开始运作”,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的分析方法得出了要实现与环境相容则要求在五个方面改进其行为:一是要选择与环境相容的材料,二是要改进产品设计过程,三是改善供应商过程,四是有效的供应商评价,五是改善制造商内部的供应链。

  Angell,Linda C,Klassen,Robert D(1999)对有关制造业环境主题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总结,指出主要的领域集中在工艺技术、质里、产品创新及供应链管理等四个方面,从环境改善的水平分析和过程两个角度建立有关环境管理的基本框架,认为在实践中有效的改善制造业与环境相容的程度主要包括制造战略、质量、供应链管理及技术管理;最后他们认为有关环境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走向集成化。

  Guide,V.Daniel R.Jr等人(2000)重点研究了基于再制造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他们认为相比于传统的制造模式再制造模式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再制造模式强调的是通过对资源的再利用来实现制造活动对环境的负影响的最小化,同时也降低整个工业所产生的废弃物。在其论文中提出了基于再制造的复杂性的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征:在这些特征中有必要降低在时间及回收数量等的不确定性,有必要平衡回收率与需求率,要求资源回收更加具有可预言性,管理者需要协商最终用户以便于产品的回收,他们认为信息系统和新产品计划和控制技术将使得以上因素变得更为具有可预言性.

  Ken Green,Barbara Morton,Steve,New (2000)在其研究中指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及合作方式是推动、激励与强迫各企业实现其活动与环境相容的关键性因素。

  Giannis T. Tsoulfas ,Costas P. Pappis, Stefan Minner (2002)对废旧电池的回收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关于废旧电池的逆向物流的不同的阶段,利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整个运作与实践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在论文中也分析了不同国家的有关环境管理立法的不同点。

  Gerhard Schiefer (2001)在其研究中指出:集成的过程管理已经广泛地应用到经济、质云及环境管理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他也指出要在原有的管理领域中再加入环境管理进行管理过程的集成是很复杂的过程。以食品供应链为案例的分析及结合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回路”、“环境问题领域矩阵”的思想,进一步地具体地设计了如何在供应链里进行集成性的过程管理的战略.

  U. Sonesson,J.Berlin (2002)通过情景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牛奶供应链对环境的影响,在其研究中他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SAFP数学模型,并且利用模拟的方法分析牛奶供应链可能出现的情景对环境的影响,模拟的结果表明要有效地进行环境管理有必要从供应链整体出发进行环境管理,在其论文中重点地指出包装对降低环境负影响的重要性。

  Craig R. Carter, Rahul Kale, Curtis M. Grimm 1311(2000)开创性地研究环境意识采购与企业业绩的关系,利用历史数据与调查分析的方法对环境愈识采购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环境意识采购与净收入和销售产品的成本具有显著相关的关系”。

  Jeremy Hall在其研究中首次提出“环境意识供应链动态学” (ESCD).在其研究将ESCD定义了一种现象:当环境创新扩散从一个消费者企业到一个供应商企业的过程。他认为ESCD的合适或者合理性在于其是建立在“需要以系统的方法去理解工业系统中环境意识的含义,在供应链中作为一个关键的因素存在”;更为重要的是消费者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在整个供应链在决策过程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这种决策激励着整个供应链去实现与环境相容.通过案例研究在英国与日本食品的零售商和英国的航空工业,结论表现出:如果在整个供应商中的一个行业领导者在供应链菜道中占有主导力(他们的供应商、技术竞争力和本身在一个特殊环境压力下)将会导致ESCD出现.

  Geoffrey J.L.F.Hagelaar,Jack and G.A.J.van der Vorst(2002)在其研究中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着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的问题,然后进一步地指出支持环境意识供应链的基础性工具是生命周期分析.他们认为在环境供应链管理中集成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在众多的文献与企业的实践中有坚实的支持。他们认为不同特征的供应链及不同目标的供应链管理要求在采用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时有所不同。他们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于不同类型供应链管理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Benita M.Beamon(1999) 在其研究主要比较了传统供应链管理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区别,Benita M.Beamon博士首先分析了供应链管理出现的原因及其管理的基本目标,然后讨论了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环境意识管理的原因及趋势,在其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环境意识管理基础上的供应链管理模型,提出了一个评价绿色供应链运作绩效的方法。

  M.H.Nagel 在其论文中讨论在基于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供应链管理中进行环境惫识管理的两种方法:绿色采购及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从商业运作层及战略领导层讨论及描述了这两种方法,从战略、成本、长期与短期、产品、过程及创新等角度比较了两种方法的区别。

  Joseph Sarkis(1998)认为对公司的环境惫识管理活动其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因而诸如全面环境质量管理、生命周期分析、绿色供应链管理、15014000标准等方法对企业进行环境管理时选择其中的工具并评价其效果是十分复杂的事情,他利用具有强调反恢信息的网络分析法建立了公司进行环境意识管理的动态决策系统。

  Roland Clift与Lucy Wright 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环境影响及其整个链的附加值的关系,其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对工业部门的统计数据及移动电话工业的企业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原材料工业给环境所造成的负影响与整个供应链的附加价值不成正比关系”,他认为这个结果表明提供原材料的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对增加附加值、发展经济、回收及再利用产品、降低其活动对环境的负影响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M.H. Nagel(2003)从原始设备供应商的角度研究了环境管理的问题。Jens Brobech Legarth(2001)在其研究中考察了信息技术在环境意识采购的应用的问题,在其研究中重点指出信息在供应链各个节点包括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对环境意识采购效率提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分析是以丹麦为研究对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环境愈识采购的框架。

  Steve Lippman (1999)在对包括GM, Nike以及欧洲电子工业等具体企业的调查、分析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地实施环境意识供应链的关键性因素:具体来看包括如下因素:最高领导层的参与、多功能团队的集成、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强调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合作创新等,他在其报告中进一步地指出作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环境意识管理的效率的高低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Texas Tech大学在1998年工业工程系成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并 在网上发布了其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包括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基本概念模型、实施手段等。

  George A. Zsidisin, Sue P. Siferd(2001)对有关环境意识采购及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及分析,利用交易成本理论对环境意识采购行为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了为了提高环境管理效率在环境意识采购方面可能深入研究的领域与方向。

关键词

优质好货 限量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