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特卖
生意经 > 智库 > 供应链百科 > > 供应链文化风险的防范

供应链文化风险的防范

相关词条

  供应链文化风险的防范:

  (一)重视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它和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我文化的方位,并自觉地以组织文化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文化行为。 

  为了防范供应链文化风险,应当重视文化认同,从而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及其成员能够以供应链文化与本企业文化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文化行为。而重视文化认同,需要发展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理解的技能技巧。实践经验反复证明,一个跨国家、跨民族、跨地域或跨行业供应链的成功,离不开各节点企业跨文化沟通,而这种沟通要有一定的机制。因此,各节点企业应当有意识地建立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的组织与渠道。一个供应链的成功,还离不开各节点企业跨文化理解。跨文化理解有如下含义:理解他文化首先必须理解自己的文化,包括其优点和缺点;善于文化移情,理解他文化。 

  “移情”最初是一个美学概念。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早就注意到移情现象。他在《修辞学》里说到用隐喻描写事物应“使事物活现在眼前”,并且举荷马为例说,“荷马时常这样使用隐喻,把无生命之物说成有生命之物;下面这些例子都表现着活动,使荷马有了名声,例如:那莽撞的石头又滚到平原”,等等。③最早使用“移情”一词的是19世纪德国美学家劳伯特·费肖尔(Robert Vischer)。对移情方面研究贡献较大的是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Theodor Lipps,1851-1914)。什么是移情呢?从本来意义上简单地说,移情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来看事物和思考问题。上文所说的文化移情,就是在考察他文化时主体自觉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超越自身原有文化的框架模式,而从他文化的角度去感受、领悟和学习他文化。 

  (二)进行文化整合 

  供应链文化风险的防范,主要是进行供应链文化整合,即在供应链构建与运作过程中,使相异或矛盾的各节点企业文化在相互适应、认同后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体系。供应链文化整合模式主要有以下4种。 

  1.注入式。这种模式适合于核心企业文化有比较优势的供应链。整合时,核心企业将本企业文化输入链上其他企业,即以核心企业文化为主导,链上其他企业原有文化被整合为符合核心企业价值观的文化体系。例如,以海尔集团为核心的供应链文化的形成,就属于这种整合模式。 

  2,相互渗透式。此种模式适合于由各自具有独特文化优势的企业构成的供应链。在强势企业与强势企业构建供应链时,如果各方都有令人自豪而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且彼此不存在很大差异,能够通过沟通、交流,相互学习与吸收他方文化的优点,那么各企业文化经过相互补充和协调,就会形成新的相互渗透的企业文化。比如,瑞典爱立信公司在电子产品研发方面很有实力,而日本索尼公司善于将技术转化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时尚电子产品,它们之间合作而形成的相互渗透的企业文化,属于此种整合模式。 

  3.创新式。如果是弱势文化企业与弱势文化企业构成供应链,就可以此为契机重塑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共同努力,摒弃原有企业文化中的劣质部分,保留其优质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有利于供应链整体及其各节点企业发展的新型企业文化。当然,这种创新文化的形成,难度较大,需要的时间较长,成本也较高。 

  4.保留式。该模式适用于由中小企业构建的比较松散的供应链。假如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是弱势企业,彼此文化背景和组织文化风格相异,而且企业之间分布松散,又只在少数领域合作,人员交往较少,文化不协同也不会引起很大的矛盾冲突,那么各节点企业可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而保持自身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三)制定文化风险管理策略 

  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特别是核心企业应当把风险管理的任务集中到一个专职部门,由其负责本企业的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等业务。链上企业在制定风险管理战略计划时,除了要对政治风险、金融风险等给予充分的重视外,还要把文化风险纳入整个风险管理战略计划中。 

关键词

优质好货 限量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