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百科>中药资源>疾病食疗方
疾病食疗方
  • 枸杞炖兔肉
  • 【配方】枸杞子15克,兔肉250克。
    【制法】将枸杞子和兔肉入适量水中,文火炖熟,用盐调味。
    【功效】滋补肝肾,补气养血。
    【用法】饮汤吃肉,每日1次。
  • 鳖甲炖白鸽
  • 【配方】鳖甲50克,白鸽1只。
    【制法】将白鸽用水憋死,除去毛及内脏,鳖甲洗净捶成碎块,放入白鸽腹内。将白鸽放入碗内,加姜、葱、盐、黄酒、清水,再将碗放入锅内隔水炖至鸽烂熟。
    【功效】补益肝肾,调补冲任。
    【用法】佐餐食用。
  • 韭菜炒羊肝
  • 【配方】韭菜150克,羊肝200克。
    【制法】将羊肝切成小片,与韭菜一起于铁锅内急火烹炒,加入食盐、味精调味。
    【功效】温补肝肾。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连食1周为1个疗程。经行前5日开始食用。
  • 归芪酒
  • 【配方】当归、黄芪各150克,红枣100克。
    【制法】将黄芪、当归切片,与红枣一起置纱布袋内,投入盛酒容器,加酒500毫升,加盖密封7日。
    【功效】益气养血,活血调经。
    【用法】每次饮10毫升,每日2次,7日为1个疗程,行经前5日开始饮服。以上剂量可用3个疗程。
  • 桃仁墨鱼
  • 【配方】墨鱼150克,桃仁6克。
    【制法】将墨鱼水泡后,去骨、皮后洗净,与桃仁一起放入锅内,加葱、姜、盐、清水,用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煮至墨鱼烂熟。
    【功效】养血活血,调经。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经前连用3日。
  • 黄芪乌鸡
  • 【配方】黄芪100克,乌骨鸡1只(约1000克)。
    【制法】黄芪切段后放入鸡腹内,鸡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待鸡熟烂,加盐调味。
    【功效】益气养血,调经。
    【用法】以上为5日量。月经前3日食用。
  • 椒附炖猪肚
  • 【配方】猪肚150克,附子2克,川椒2克,粳米30克。
    【制法】将附子、川椒研末。猪肚洗净,装入药末、粳米及适量的葱,扎口入锅中,加水适量,微火煮至猪肚烂熟。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用法】佐餐食用。
  • 姜艾鸡蛋
  • 【配方】生姜15克,艾叶9克,鸡蛋2个。
    【制法】将艾叶切断,生姜拍碎,与鸡蛋一起放入锅中,加水300毫升同煮,蛋去壳,复入原汁中烧煮5分钟。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
    【用法】趁热饮汤吃蛋,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行经前3日服用。
  • 姜枣花椒汤
  • 【配方】干姜、大枣各30克,花椒9克。
    【制法】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水适量,煮沸,再放入花椒,改用文火煎汤。
    【功效】温阳散寒化湿。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温服,5日为1个疗程。行经前3日饮服。
  • 红糖姜汤
  • 【配方】红糖50克,生姜20克,大枣10枚。
    【制法】将红糖、大枣加水煎沸20分钟后,放入生姜,再煎5分钟。
    【功效】温经养血活血。
    【用法】代茶频饮。
  • 韭菜月季红糖饮
  • 【配方】鲜韭菜30克,月季花3朵,红糖10克。
    【制法】将韭菜和月季花洗净榨汁去渣,加入红糖调味。
    【功效】理气活血止痛。
    【用法】用黄酒冲服,服后俯卧半小时。
  • 鲜山楂汁
  • 【配方】鲜山楂、红糖各适量。
    【制法】鲜山楂洗净去核,用干净纱布包好榨取汁液。将红糖入锅内加水熬煮溶化,与山楂汁合在一起拌匀。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用法】每次15毫升,每日3次。
  • 黑豆红花饮
  • 【配方】黑豆30克,红花6克,红糖30克。
    【制法】将黑豆、红花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4分钟后,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烂熟,去黑豆、红花,加红糖调味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缓急止痛。
    【用法】每次服2杯,每日2次。
  • 川芎煮鸡蛋
  • 【配方】鸡蛋2个,川芎9克。
    【制法】鸡蛋、川芎加水适量,一起煮至蛋熟后,鸡蛋去壳,再放回药汤内,用文火煮5分钟,加黄酒适量。
    【功效】行气活血。
    【用法】吃蛋饮汤,日服1剂,5日为1个疗程,每于行经前3日开始食饮。
总数: 14   页次: 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