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姜敷灸
【概  述】
    葱姜敷灸法是现代针灸工作者在蒜泥敷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冷灸法。葱、姜,一般用于艾炷或艾条的隔物灸,葱姜敷灸则是将二者混合捣烂成泥后,敷贴于穴区,剌激穴区皮肤而达到治疗作用。葱姜敷灸,与蒜泥敷灸相比,对皮肤剌激较温和,故可用于面部等皮肤娇嫩的部位。当然本法目前应用的病种还不多,有待进一步实践。

【操作方法】
    灸药制备
 
    根据不同病情,取生葱白,鲜生姜(以老姜为佳)各若干g。先将葱白剥去老皮与去皮鲜姜混合砸成糊状,放入容器内,可以保鲜纸覆盖密封备用。
   
    具体操作
 
    治疗时,可将葱姜糊直接涂敷于穴区或涂于消毒纱布上,再贴敷于穴区。敷贴后局部皮肤可呈红色,后变褐色,数日后消退。敷贴时间较长时,可出现水泡,水泡多可自行吸收。不留下瘢痕。本法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

【主治病证】
    三叉神经痛、面瘫、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证。

【注意事项】
    1.在面部穴区施灸时,尽量避免引起水泡。如出现水泡,要小心护理,防止感染。
   
    2.葱姜应取新鲜,且以现制现用为佳。

【临床应用】
    1.支气管哮喘
   
    取穴:阿是穴(足心)。
   
    治法:取鲜葱白50g、鲜生姜15g,共捣烂如泥;每晚睡前用热水泡脚10~15min,外敷双侧足心(范围包括涌泉穴,及偏第4、5跖骨处),面积约4cm×4cm,厚1~2mm,用麝香止痛膏固定。次日起床时除去,每晚1次,2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日。一般治疗1~3个疗程。
   
    疗效:本法缓解支气管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2.三叉神经痛(面痛)
   
    取穴:太阳、四白、颊车、下关、迎香、地仓。注:可根据疼痛的部位而选穴。
   
    治法:用生葱白250g,鲜生姜250g。先将葱白(剥去老皮)与鲜生姜(以去皮、老姜佳)混合砸成酱放入碗内,上盖六层纱布(纱布必须放在新汲水内泡后,湿度适宜,盖于酱的表面备用),以防干燥(夏天可放入冰箱内保鲜,能用2~3日,冬天不能太凉,凉时可略加温)。备用。
   
    治疗时将葱姜酱涂在2平方cm的纱布内,贴在穴位上(贴以前先把选穴刺一针),抹酱的厚度约0.5cm。不必固定,若酱干后,局部仍痛不止,可揭掉干的再敷上一层,其痛即可减轻。敷酱后局部皮肤呈红色,后变褐色(如色素沉着之样),重时局部可引起水泡如烫伤样(水泡上可涂芝麻油保护伤面以防感染),但很少见,大部分患者面部皮肤仅是有点红,其余无副作用。轻者隔日1次,重者1日1次。停灸2日,继续下一疗程。。
   
    疗效:一般需治疗3个疗程。本法对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病案举例】
    支气管哮喘
   
    张×,男性,11岁,反复发作性气喘5年。患者6岁时溺水,后每因受凉即发气喘,曾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查体:端坐呼吸,呼吸促急,两肺闻及广泛性哮鸣音,呼气音延长。舌苔白腻,脉数而浮。予葱白生姜外敷治之,次日气喘减轻。治疗10日诸症消失,食欲增加。继用3个疗程,病情稳定,随访l年未复发。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清波。葱白生姜外敷足心治疗支气管哮喘   中国民间疗法 2000;(7):24。
   
    [2]郑作祯。葱姜酱穴位贴敷治疗面痛14例中医外治杂志 199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