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灸
【概  述】
    回旋灸法又称熨热灸法。是指将燃着的艾条在穴区上方作往复回旋的移动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本法能给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剌激。回旋灸的艾条,一般以纯艾条即清艾条为主,近年来,临床上也有用药艾条施灸,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中,报道较多的为赵氏雷火灸法,以独特的配方研制成的药艾条作回旋灸,用于治疗某些五官科及妇科病证。

【操作方法】
    回旋灸的灸条分为清艾条(包括无烟艾条)和药艾条。回旋灸的操作法有二种:一种为平面回旋灸。将艾条点燃端先在选定的穴区或患部熏灸测试,至局部有灼热感时,即在此距离作平行往复回旋施灸,每次灸20~30min。视病灶范围,尚可延长灸治时间。以局部潮红为度。此法灸疗面积较大之病灶;一种为螺旋式回旋灸,即将灸条燃着端反复从离穴区或病灶最近处,由近及远呈螺旋式施灸,本法适用于病灶较小的痛点以及治疗急性病证,其热力较强,以局部出现深色红晕为宜。

【主治病证】
    本法适于病损表浅而面积大者,如神经性皮炎、牛皮癣、股外侧皮神经炎、皮肤浅表溃疡、带状疱疹、褥疮等,对风湿痹症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也有效果。另可用于近视眼、白内障、慢性鼻炎、以及排卵障碍等。

【注意事项】
    温和灸法

【临床应用】
    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取穴:阿是穴(茎乳孔)、地仓。
   
    治法:上穴均取,选患侧。嘱患者侧卧位,患侧面部在上。取清艾条点燃悬灸上穴,均为回旋灸。其中阿是穴即茎乳孔的悬灸范围为乳突及茎突之间。灸时距穴位2~3cm,往复回旋,直至局部皮肤温热,潮红而无痛感为度。但在灸地仓时应灸至出现轻度抽搐为好。每穴灸5~10min,最长不超过15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7日。在此期间嘱患者用温热水洗脸刷牙,保暖患侧,并停止其他一切治疗。
   
    疗效:共治50例,结果:临床痊愈32例,其中:经治疗3次,临床治愈11例,治疗10次而愈者12例,治疗20次后愈者9例;经3个疗程治疗显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
   
    2.带状疱疹
   
    取穴:分二组。(1)根据脊神经的节段性分布规律,确定皮损及疼痛部位所属的胸神经,取该神经根相应的背俞穴。一般以2~4穴为宜。(2)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任取其中一组穴位。取背俞穴时,先视皮损大小,用清艾条2、3支(每支25g)。点燃后,在局部行回旋灸,至皮损部充血发红,疼痛瘙痒感消失为度,每次约灸20~30min。阿是穴,即疱疹皮损局部,可在皮损带四周3cm范围内先常规消毒后,以经严格消毒的三棱针快速点刺疱疹疹点正中,深约0.3~0.5寸,刺破水疱,可见少许黄水或污血溢出。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挤压疱疹,再将三根清艾条捆成束,点燃吹旺火、来回往返旋转熏灸每一个疱疹及皮损带四周约3cm范围内,垂直距离以离皮损处约l~1.5寸,以患者感觉反复出现能忍受的痒、胀、热、舒适为度。要求边吹旺火边回旋熏灸,灸治时间宜长,以灸治黄水或污血不再溢出,疱疹点由发红至发暗、转黑为止,约30min左右。亦可艾炷无瘢痕灸。回旋灸法同前,艾炷灸的方法为先以5%稀碘溶液作穴位皮肤擦拭消毒,然后涂以少量凡士林。选用优质艾绒,制作底面直径为0.6~0.9cm、高为0.6~0.8cm圆锥形艾炷,置穴位处后以线香点燃,口吹或手扇微风,令其速燃。可在灸处附近皮肤作轻微抓瘙和拍打,以分散灼痛感,待患者实在不能忍受时撤去残炷,更换新炷,每次约以4~9壮为宜。治疗期间皮损局部不得沾水,可不覆纱布,暴露疱疹面。上述方法1日1次,疗程因人而异,直至治愈为止。
   
    疗效 :共治183例患者,痊愈165例,显效11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100%。其中43例,与针刺治疗41例作对照。结果提示艾灸和针刺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艾灸治愈率较针刺为优,且艾灸对带状疱疹疼痛的总体改善及即时、持续镇痛效果均优于针刺。
   
    3.降血沉
    
    取穴:大椎、阳陵泉。
   
    治法:上穴均取,阳陵泉取双侧。用药艾条点燃后,在离皮表2至3cm处,以穴位为中心,2cm为直径所圈定的范围内施以回旋灸。每穴灸5~10min,其中大椎穴每次不少于10min,灸至局部有明显热感、皮肤呈现红晕为度。每日灸l~2次,5次为一疗程。间隔2日,行第二疗程治疗。血沉检查时间:患者均在艾灸前一周内检查血沉为准,灸后则根据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分别在半个月、1个月、2个月内复查血沉并作为治疗后疗效分析依据。
   
    疗效: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速,常作为风湿热所致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及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辅助诊断之一。共观察211例,血沉检查在30mm/小时以上(长管法为准)。结果:近期治愈63例,显效78例,有效5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91.5%。
   
    4.类风湿性关节炎
   
    取穴:
   
    主穴:中脘、气海、大椎、大杼、阳陵泉、阿是穴(局部肿胀、疼痛处)。
   
    配穴:手、腕部加阳池、外关、阳溪、腕骨;足踝部加申脉、照海、昆仑、丘墟。照海、太溪。
   
    治法: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外邪重者多灸大椎、阳陵泉,兼灸它穴;正虚明显者灸气海、中脘为主,兼灸它穴。嘱患者用清艾条以回旋灸法自灸以上穴位,每日1次。同时用艾条自灸疼痛关节(阿是穴),令有灼热感为度。使用时点燃艾条在上述穴位来回往复温熏,每日2次(早晚各1次),每次20min。每日或隔日 1 次。内服中药(方一:羌活、独活各9g,延胡索12g,木瓜9g,当归15g,生地黄、熟地黄各15g,淫羊藿15g,威灵仙15g,露蜂房9g,肉桂3g,附子6g,生黄芪15g,孩儿参15g,生甘草6g组成,每日1剂。或:生黄芪20g、生地20g、仙灵脾15g、当归10g、青风藤30g、七叶一枝花30g、炙甘草6g、陈皮10g,加水500ml,二锅头白酒50ml浸泡药物20min后煎煮,每日1剂。)日服2次。所剩药渣可乘热外敷疼痛关节数次后再弃之。以上灸法及服药,以1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3疗程。有少数患者在艾灸后出现口干咽燥,不必停灸,加针刺照海、太溪即可缓解。患者病久关节已变形,肝肾亏虚气滞血瘀较重时,疗效欠佳。这类患者在全身症状好转之后,可部分恢复四肢关节生理功能,病情缓解。故嘱其长期多自灸以维持疗效。
   
    疗效:共治81例,结果:近期控制14例,显效25例,有效3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1%。肝肾亏虚型患者疗效要比其他证型差一些;病程长短与疗效无大关系;疗程与疗效之间无大关系。本疗法对变型关节尚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5.局限性神经性皮炎
   
    取穴: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患者充分暴露患部,首先以75%乙醇棉球消毒患部,待乙醇挥发后即以七星针进行叩刺,叩刺顺序是由外向内(即从皮损周围向中心)叩刺。叩刺力度属重叩,腕力较重,针体垂直叩打在患处,节奏稍慢,以被叩局部皮肤明显发红,微量出血为度,再以干棉球擦尽渗血。然后点燃清艾条,对准患处部位约距皮肤2cm左右进行反复旋转施灸,每次施灸时间10~15min。 隔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日。
   
    疗效:共观察63例,通过3个疗程的治疗,在治疗期间不用其它方法,结果:痊愈57例,显效4例,好转2例。其总有效率达到100%。
   
    6.扁平疣
   
    取穴:
   
    主穴:阿是穴(疣多发部位)。
   
    配穴:中渚、丘墟、曲池、鱼际。风热加风池、商阳,郁火加行间、侠溪。
   
    治法:主穴必取,配穴酌加;或据症选加。阿是穴用围刺法,再在疣多发部位行回旋灸。即点燃一长约20cm,直径为1.5cm的艾条,悬於施灸部位上的3cm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使皮肤有温热而不致於灼痛,移动范围在3cm左右,每部位每次约15~20min,灸用泻法,即“急吹其火”。其余穴位均针刺,亦用泻法。 上述灸剌之法,每日 1 次 ,10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50例,结果:痊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
   
    7.创口感染
   
    取穴: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创口首先消毒换药后,取用清艾条或药艾条点燃对准创口回旋灸,距离以患者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度,以创口为中心,缓慢均匀移动艾条,灸至创口及周围皮肤出现明显红晕。如创面化脓范围较大者,可用2根艾条并为一体点燃后对患处施灸。每次20~30min,每日2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疗效:共治66例,结果全部有效,其中58例均于6日内治愈,8例因创口感染重,创面范围较大11日内治愈,总有效率为100%。
   
    8.皮肤表浅溃疡
   
    取穴: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艾条悬灸,距阿是穴即病灶区2~3cm,往复回旋,直至周围皮肤发红,伤口表面干燥、结痂。患者自觉表皮不甚热,热力往深层透入即可。治疗时,要注意艾条的高度,避免灼伤。一般需要20~30min,每日1~2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疗效:共治117例,结果全部有效。一般创面经2次治疗后都可明显好转,3~5日可愈,最多不超过7日。
   
    9.褥疮(压疮)
   
    取穴:阿是穴(病灶局部)。
   
    治法:
   
    (1)表皮红,未溃烂者,可单独采用清艾条熏灸,取无药艾条或有药艾条一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约距褥疮处0.5~1.0cm左右进行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不感到灼痛为宜。每次每处15~30min,每日l~2次。7~10日为一疗程。
   
    (2)表皮已溃者首先对褥疮进行清创,初期表皮破溃有水疱者,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疱内渗液;新鲜疮面未感染者,75%乙醇于创面四周皮肤消毒,然后用0.9%生理盐水清洗,如有坏死形成,则应去除坏死组织;疮面较大,分泌物较多者,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局部湿敷庆大霉素。清创前均未取少量分泌物作细菌培养。然后采用清艾条,在距疮面2~3cm处进行回旋灸,每次20min~30min,每日2次。
   
    (3)对已化脓者,创面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后,配合红霉素软膏外敷,然后用艾条回旋灸,每次30min,每日2次(注:创面清洗,每日一次,若脓性分泌物减少,创面有愈合趋势,可隔日清洗1次)。
   
    (4)对于瘫痪患者往往伴有感觉减退,局都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调节施灸的距离防止烫伤。即术者手执点燃的清艾条,对将压疮处,距离以患者感到温热而又能忍受为度,固定艾条集中于一点,连续施灸。一般每次30min,日1~2次。对水疱及脓液较多的压疮不宜直接将艾条对准患处,而应在其周围施回旋灸。I度压疮即未渍破者采用药艾条施灸,并可在施灸前按揉局部5~10min。经艾灸后之疮面覆盖有一层薄黄色油状保护膜,不需擦去,此物有杀菌作用,可保护疮面。可于艾条灸时,医者左手食、中二指张开,置于创面两旁测知艾灸热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以防烫伤。
   
    疗效:运用艾条回旋灸治疗褥疮176例,结果有效率为93.75%~100%。
   
    10.肛门瘙痒症
   
    取穴:阿是穴(病灶局部)。
   
    治法:先令患者肛门排空,局部洗涤清洁,取侧卧位。将艾条点燃,距肛门皮肤半寸(约2~3cm)用回旋灸法(艾条在肛门周围皮肤瘙痒区域来回转动,但距肛门皮肤的距离不变),灸治至皮肤略发红,约20~30min,患者略感温热即可。每日 1 次,10日为一疗程,一般观察二疗程。
   
    疗效:
   
    (1)72例中痊愈26例,显效22例,有效12冽,无效12例,总有效率83%。其中局部干燥者痊愈21例,占痊愈者80%,无效12例均为局部潮湿者。
   
    (2)所有有效患者艾灸处局部均感温热舒适,其中三次熏灸后,奇痒明显减轻者40例,占有效病例的67%。
   
    (3)另有25例患者自觉温热透达深部,9例温热感沿大腿内侧向下传导,12例温热感沿腰椎传导至盆腔内,此乃所谓“灸感”。有灸感者均为痊愈及显效病例,说明有灸感者治疗效果好。
   
    11.输液发热反应
   
    取穴:命门。
   
    治法:医者手持艾条在命门穴周围5cm处回旋施灸,以有灼热感而不烫伤患者为佳。每次灸2~3min,最多不超过10min。并减慢输液速度至每min70~40滴,全身反应严重者停止输液。每日2次。
   
    疗效:用艾灸疗法治疗发热反应54例,其中显效4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患者艾灸后,一般体温上升不超过38℃,不用其它方法即可恢复正常。
   
    12.耳廓假性囊肿
   
    取穴:阿是穴(耳廓病灶区)。
   
    治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点燃艾条,对准患处,灸至患者感到温暖舒适为度,一般距离为3~4cm。灸时艾头要时时移动(回旋灸),其幅度与囊肿的大小相符,使患处均匀受热。每次灸艾条1寸,灸后包扎固定,15min后患者方可外出。每日治疗1~2次。不计疗程 。若患者对热耐受力较差,灸前可在患处皮肤涂油以防烫伤。
   
    疗效:共治疗30例,结果全部获效。其中治疗1~2次治愈者19例,3次治愈者9例,3次以上治愈者2例。
   
    13.妊娠剧吐
   
    取穴:
   
    主穴:至阴;
    
    配穴:中脘、足三里、内关。
   
    治法:患者取仰卧位,用普通艾条,首先在双侧至阴穴上方约2cm处,施回旋灸与雀啄灸手法,交替灸15min,以表皮充血发红为度。接着将双侧内关穴乙醇消毒,用1.5寸毫针直刺0.5寸深,待得气后施以泻法,行针10min留针。隔15min如法行针1次。然后再依次回旋灸中脘、足三里穴,施平补平泻手法,每穴灸10min。最后再次灸至阴穴1次。10min后起针收灸。如此每日1~2次,7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13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经治疗2次痊愈者5例;3次痊愈者3例;4次痊愈者2例;5次痊愈者2例;7次痊愈者1例。
   
    14.排卵障碍
   
    取穴:主穴:关元、子宫、三阴交。
   
    配穴:肾虚加肾俞,肝郁加肝俞,痰湿内阻加脾俞、丰隆。
   
    治法:主穴每次灸2穴,配穴据症配加。点燃艾条,距穴位1.5寸,施以回旋灸法,以局部潮红温热为宜。主穴每穴灸20min,配穴每穴灸15min,每日或隔日1次,月经周期的第12~16日必须每日灸1次,经期停灸。同时于月经第7日开始配合服用中药,每日1剂,经期停药。肾阳虚型治以温肾益精、调补冲任为主,用右归丸加减;肾阴虚型,治拟滋肾阴、益精血为主,左归饮加减;肝气郁结,则拟舒肝解郁、养血理脾为主,开郁种玉汤加减;痰湿内阻,则治以燥湿化痰、理气调经为主,苍附导痰丸加减。1个月为一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
   
    疗效:共治45例,结果:有效4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l%。
   
    15.输卵管炎症性阻塞
   
    取穴:
   
    主穴:神阙、关元、中极、阿是穴(位于两侧少腹,亦即附件相应皮表部位)。
   
    配穴:肾虚加肾俞,肝虚加肝俞、次*s、下*s、三阴交、太溪,输卵管足部反射区。
   
    治法:主穴为主,阿是穴必取,余穴取1~2穴;配穴据症配加。采用雷火针悬灸法:点燃雷火针灸药条之顶端,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1寸左右,施以回旋灸法,灸至皮肤发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避免烫伤),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主穴每穴灸15min,两侧少腹部加用雀啄法灸疗和按揉手法。配穴每穴灸5min。每日1次,每次1支雷火灸药条,经期停灸。病情严重配合四逆散加味。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3个疗程。
   
    疗效:共治54例,结果:痊愈14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7%。
   
    16.小儿遗尿
   
    取穴:背部膀胱经循行的路线(上从大杼至大肠俞)。
   
    治法:患儿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取清艾条1支点燃后沿膀胱经循行背部的路线(上从大杼至大肠俞)距皮肤2~3cm左右进行循经来回熏烤,使患儿背部产生温热舒适之感为度,每次温灸20min,以两侧膀胱经皮肤潮红为佳。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休息2日行第2疗程,
   
    疗效:共治34例中,从第2疗程开始统计疗效。结果:痊愈29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3 %。
   
    17.新生儿先天性肌性斜颈
   
    取穴:风池。
   
    治法:患儿取仰卧或侧卧位,医者左手固定好患儿头部,右手持点燃的药艾条,对准患侧风池穴,回旋式温和灸15~20min,然后逐渐向下移至病灶处,再旋灸10min左右,使之有温热感,局部皮肤潮红为度。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疗效:共治80例,均在一个疗程内痊愈。其中,治疗2次而愈者2例,3次而愈者23例,4次而愈者31例,5次而愈者24例。
   
    18.咽炎
   
    取穴:主穴;以颈局部取穴为主,一线:任脉颈段,其中以廉泉、天突穴为主;二、三线;胃经颈段左右各一线,其中以人迎、水突,加小肠经天容为主。
   
    配穴:急性咽炎加少商,慢性咽炎加太溪。
   
    治法:患者仰靠坐位或仰卧位,一手持镜子对照颈部,一手持点燃的无烟灸条,先灸一线,后灸二、三线及其他穴位。方法采用小幅度回旋灸,距离以患者能忍受为度,要求热力深达病位,如患者感觉病位象有泉水涌出,效果最佳,每次30min,6次为1个疗程。注意防止烫伤;颈部灸时不宜说话和吞咽动作;灸条燃后的灰烬及时去掉,以保证效力;若热力一次不能透达病位,不可强求,多灸几次逐渐达到。
   
    疗效:急性咽炎208例中,痊愈193例,显效15例;慢性咽炎112例中痊愈90例,显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
   
    19.青少年近视
   
    取穴:
   
    主穴:睛明、承泣、瞳子*s、攒竹、四白、印堂、耳郭内外侧穴区。
   
    配穴:风池、大椎、肝俞、肾俞、光明、合谷。
   
    治法:每次主配穴均取。点燃雷火针灸药条顶端,用悬 灸法施。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灸至皮肤微红,感觉发热为度。先眼部各穴灸约2min,再围绕眼睛慢慢旋转各灸1min。接着对准耳廓旋转各穴灸1min。最后灸配穴,先风池、大椎,后肝俞、肾俞、光明和合谷,每穴灸2min。1次总计灸20min为宜。每日治疗1~2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5至10日。视力无变化,行第2疗程。视力提高到5.0后,改为1周巩固治疗1次,连续4次后,改为每月1次,逐渐停止治疗。
   
    疗效:共治74例计143只眼,显效和有效者共计137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为95.8%。
   
    20.鼻炎
   
    取穴:
   
    主穴:迎香、印堂、上星、合谷、颈1~7椎、列缺。
   
    配穴:睛明、上星、印堂、风府、哑门、风池、双鼻孔、双耳道孔、肺俞。
   
    治法:主穴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如为肥大性鼻炎,鼻息肉酌加配穴。点燃雷火针药灸条顶端,对准应灸部位,距离皮肤1~2cm,施以回旋灸法,灸至皮肤微红,深部组织发热为度,随时吹掉药灰,保持红火,主穴每穴灸15min,颈部旋灸3min,每日一次,每次半支雷火针药灸条,6日为一疗程,一般1~3疗程,3疗程后评定效果。
   
    疗效:经临床对53位患者,其中过敏性鼻炎35例,慢性鼻炎鼻息肉18例,用赵氏雷火灸治疗方法从治疗前及治疗后疾病证状对比其效果如下。总有效率为88.9%~100%。

【病案举例】
    1.急性腹痛
   
    黄××,女,36岁,农民,1990年10月9日下午5时来诊。主诉;腹中绞痛1日、弯腰捧腹,持续腹痛已1日1夜,经服用镇痉止痛药及注射阿托品效果不显。患者疼痛喜按,腹痛欲便,口渴,喜饮,呕吐,苔簿白,脉沉迟。即予藿香正气水1瓶,并用磁钢针针刺痛处,痛不减。改用温灸足三里、涌泉穴各5~7壮;悬灸神阙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上法灸3min后腹痛消失,观察2小时,未复发,患者步行回家。
   
    2.乳痈
   
    钱××,女,26岁。新产后二旬,自觉右乳下胀痛,有一结块,乳汁分泌欠畅。诊见右乳头有痂痕,乳晕正中下方皮色红,扪之灼热,可触及2.5×4cm大小的硬块,伴口渴,舌苔微黄,大便干结,脉上数。诊为乳痈初起,治拟宣通乳络,扶除热毒,取清艾条点燃局部悬灸,距离以患者感到局部微烫为度,从硬块中部缓慢移动,灸至硬块以及周围皮肤明显红晕为止。每日1次,每次20min。嘱其常用吸乳器吸出乳汁,防止淤积。灸治2次后,硬块转软,明显缩小,疼痛大减,继灸2次而愈。
   
    3.下肢慢性溃疡
   
    朱××,男,23岁。1995年10月25日入院。 主诉:右小腿外伤溃破不愈7年。患者10年前,因右小腿骨折致硬化性骨髓炎,7年前右小腿表皮外伤感染经治不愈。入院时,右小腿内侧中上1/3处见8cm×7cm溃疡,创面肉芽不鲜,渗出淡黄色稀脓水,可见裸露胫骨,周边皮肤色素沉着。X线摄片示:硬化性骨髓炎。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入院后嘱予艾条灸,灸前创面常规消毒,灸后创面敷料覆盖。患者费用自理,治病心急,每日灸近2小时。11月13日记载:创面5cm×3cm,渗液明显减少、变稠,肉芽鲜,周边色素沉着减退,治疗至1995年12月21日出院。共治58日,创口愈合,患肢色素沉着好转。
   
    4.脱肛
   
    钟××,女,68岁,1996年3月5日就诊。主诉:脱肛4年,加重3个月。平素体弱,有慢性结肠炎病多年,于4年前患痢疾后久泻不愈以致脱肛,近3个月来,每逢咳嗽或大便必脱肛,而且脱肛后不能自行回纳,必须他人帮助还纳;近1月来时常有黏液流出肛门外,并伴有头晕目眩。经市中心人民医院内科治疗已控制了流黏液,但脱肛未见好转,经他人介绍来本科诊治。查:神情倦怠,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舌淡苔白。脉沉细。诊断:脱肛(症属中气下陷,气血两虚)。治宜补气益血,升提固脱。取两组穴交替使用。第一组穴:百会,左耳取心、肝;第二组穴:双侧足三里,右耳取脾、肾。百会及足三里用艾灸疗,医者手持己点燃的艾条,用雀啄法灸,以患者自觉温热量为度。每次灸20min。耳穴用针刺法,耳穴皮肤作严格消毒,用0.5寸不锈钢毫针,针尖达皮下至耳软骨之间为宜,每5min行针1次,留针20min。艾灸与针刺均为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个疗程,间隔5日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按照上述方法治疗1个疗程后.脱肛由他人帮助还纳转为自行回纳,而且脱肛次数已明显减少;待治疗到第二个疗程后,只有在用力大便时脱肛,而且脱出部分很短;待治疗到第三个疗程后,咳嗽及用力大便也不脱肛了。随访半年,疗效巩固。
   
    5.瘙痒性皮肤病
   
    赵××,女,22岁。初诊1991年8月,身体多处受毒蚊叮咬起红色丘疹,痒甚,经衣物摩擦即成为风疹团,范围约3×4cm,无破损水疱。使用风油精、止痒油无效,尿素软膏仅能止痒2~3小时,并延缓恢复。自诉如不治疗,症状消失需1周许。奇痒难忍,诊为虫咬性皮炎。治疗:艾条悬灸患处,每处5min,以觉轻微疼痛为度。一般灸一次可止痒2~6小时。之后觉痒则灸,经2~3次灸治,大部分皮损痊愈,痒止肿消。1992年3月该患者下肢多处受无名毒虫咬伤,初为红色风团,范围0.5~1cm,散在性分布,风团上有一针头大小的丘疹;不糜烂,当时涂肤轻松止痒。第3日因摩擦、饮食发物使皮损蔓延大至3×3cm,最大呈5×9cm风团,红色,高于皮肤,界限不清,皮肤肿硬,痒极。仍以前法治疗,每处灸5min。灸后皮损呈深红色,翌日颜色暗红,界限清楚,痒止肿消;皮损向愈。治疗中曾做一对比试验,取肿势相当的皮损 3 处,分别施以单纯艾灸、艾灸加涂用肤轻松、仅涂肤轻松 3 种治疗,效果以单纯艾炎为佳,艾灸加肤轻松次之,仅用肤轻松效果最差。
   
    6.妊娠剧吐
   
    谢××,女,32岁。1986年 3月 18日初诊。患者自怀孕以来呕吐不止,食欲不振,逐渐消瘦已3月余。近来呕吐更加频繁,甚至饮水即吐。吐出物中常夹有胆汁样粘液及血液。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又在本市某医院专科检查,尿酸酮测定(+++),诊为妊娠剧吐。经纠正酸中毒及矫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仍不见效。体重逐渐下降,在1个月内由原52千g下降至38千g,医生建议终止妊娠。病家因婚后4年才怀孕未能接受,转来我院诊治。来诊时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眼窝下陷,体瘦如柴,闻水即呕,饮入立吐。用普通艾条,首先在双侧至阴穴上方约2cm处,施回旋灸与雀啄灸手法,交替灸15min,以表皮充血发红为度。接着针刺双侧内关穴,待得气后施以泻法,行针10min留针。隔15min如法行针1次。然后再依次灸中脘、足三里穴,施平补平泻手法,每穴灸10min。最后再次灸至阴穴1次。10min后起针收灸。如此治疗1次,患者即可进少量流食。治疗3次恶心呕吐便消失,饮食已如常人。遂停止针灸,予饮食调理。1周后尿检酮体已呈阴性。1月后体重恢复至48.5千g。此后足月顺产 1 女婴。
   
    7.婴幼儿腹泻
   
    张××,男,1岁,1990年 9月15日初诊。腹泻6日,便如水样,呈喷射状排出,日10次左右,时有呕吐,哭闹不安。给予静脉滴注葡萄糖、庆大霉素效果不显,即用苍术、吴茱萸、胡椒、肉桂等份杵细为末,以“藿香正气水”调湿敷于神阙穴,用草纸一层盖之,然后用回旋灸于脐孔,视小儿表情不能耐受则移开。观察2小时后未再泄泻。嘱其父母回家2小时后再用此法灸之,并嘱用米汤加少量白糖、几粒食盐随时喂服,第2日大便正常而痊愈。
   
【主要参考文献】
   
    [1]鲁冰丰。温和灸加1号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8;(6):45。
   
    [2]姚奉理。艾灸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1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98;18(6):333。
    
    [3]吴炳煌等。艾灸大椎、阳陵泉速降血沉211例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1994;14(3):11。
   
    [4]郑崇勇。三棱针点刺结合回旋灸疗治疗带状疱疹64例  四川中医1999;17(6):56。
   
    [5]江爱华。回旋灸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亚洲医药 1999;(10):54。
   
    [6]宓轶群。回旋灸结合远道刺治疗扁平疣5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亚洲医药 1999;(10):55。
   
    [7]马天伟。七星针加艾条灸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63例  中国针灸  1996;16(9):19。
   
    [8]战敏。艾灸治疗皮肤表浅溃疡117例  中国针灸  1996;16(11):50。
   
    [9]杨飞。灸至阴穴为主治愈妊娠剧吐13例  中国针灸1997;17(3):162。
   
    [10]廖海清。三线灸治疗急慢性咽炎320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8;17(3):30。
   
    [11]甄俊岩等。艾灸命门穴治疗输液发热反应54例  中国针灸 1992;12(5):12。
   
    [12]范宜文。艾条灸治疗外伤创口感染60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1998;18(5):299。
   
    [13]梁蜻。温灸膀胱经治疗小儿遗尿34例  针灸临床杂志 1999;15(5):36。
   
    [14]万培刚。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50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8;17(2):13。
   
    [15]许山鹰。艾灸治疗肛门瘙痒症72例临床观察  北京中医 1997;(3):30。
   
    [16]葛瑞锋。艾灸治疗耳廓假性囊肿30例  中国民间疗法 2000;(2):7。
   
    [17]王玉霞等。艾灸及药物熏洗治疗褥疮34例  针灸临床杂志1998;14(5):37。
   
    [18]柳刚等。中药加艾灸治疗排卵障碍45例疗效观察  中国针灸 1999;19(2):91。
   
    [19]灸风池穴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肌性斜颈80例  上海针灸杂志1995;14(3):121。
   
    [20]任新民等。赵氏雷火灸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 1997;13(1):39。
   
    [21]王泽红。灸疗治疗鼻炎有良方赵氏雷火灸疗法  亚洲医药 1999;(10):17。
   
    [22]陈英秋。雷火灸为主治疗输卵管炎症性阻塞54例  上海针灸杂志  1999;18(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