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灸
【概  述】
    罐灸法是对传统拔罐法的一种发展。针灸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穴区拔罐后如留置时间较长,局部可出现水泡,类似直接灸或隔物灸过程中轻度烫伤皮肤后产生的水泡。所以称之为罐灸法。有人曾将本法与针剌法用于腰痛治疗的对照观察,结果表明罐灸法的效果更为明显。

【操作方法】
    一般选用质优透明的中号玻璃罐或抽吸罐。选好穴区后,对火罐口周缘及穴区均以75%乙醇反复擦拭,严格消毒。然后以闪火法或帛吸法拔罐,留罐。待罐内皮肤产生水泡后去掉火罐。每次取1~2穴。一般不必处理,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注射器抽去水泡内水液,以干燥无菌纱布敷于拔罐处。每隔7日治疗1次,一般3~5次为1疗程。

【主治病证】
    肩周炎、腰背部疼痛等。

【注意事项】
    1.罐灸适用于腰背部病证,禁用于面部。
   
    2.由于个体差异,如较长时间留罐仍不出现水泡者不必强求。
   
    3.罐灸时,往往出现较大面积的水泡群,应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临床应用】
    1.骨质增生病(骨痹)
   
    取穴:
   
    主穴:阿是穴(病灶区)。颈椎增生:风池、大椎、肩ók、肩ós 、Äž俞、陶道、身柱、秉风、大杼;腰椎增生:悬枢、上ós、中ós、下ós、命门、腰俞、长强、(腰)阳关;肩关节病变:肩ók、Äž俞、肩ós、肩外俞;膝关节病变:内膝眼、犊鼻。
   
    配穴:颈椎增生加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内关;腰椎增生加环跳、风市、殷门、承扶、委中、足三里、三阴交;肩关节病变加大杼、肩中俞、秉风、巨骨;膝关节病变加阳陵泉、委中、血海。
   
    治法:取穴要求阿是穴与不同病证取穴相结合,主穴与配穴相结合,循经取穴与局部取穴、左右侧交叉取穴相结合。选好穴位后,根据不同症情,部分穴位可用梅花针叩刺或针刺,再根据不同年龄、病情轻重,选取不同的透明的罐具进行拔罐,留罐1~1.5小时,至出密集的水泡为止,取下罐后,小的水泡不须处理,大的水泡,可用消毒针具吸净泡内水液。以敷料覆盖。穴位可轮用,隔日1次或每周2次。5~7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后进行下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采取1~3个疗程。
   
    疗效:共治90例,用罐灸法,总有效率为94.4%。
   
    2.功能性腰痛
   
    取穴:阿是穴、肾俞或大肠俞。
   
    治法:
   
    (1)消毒:火罐口周缘及穴处以75%乙醇反复擦拭。一般选用质优透明的大号玻璃罐。
   
    (2)拔罐:以闪火法拔罐穴处,留罐、待罐内皮肤产生水泡后去掉火罐。
   
    (3)外敷:放去水泡内水液,以干燥无菌纱布敷于拔罐处,一般3次为1疗程,每次治疗后休息7日。
   
    疗效:共治160例,结果:痊愈56例,显效40例,好转5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91.9%。经对照,拔泡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

【病案举例】
    功能性腰痛
   
    徐××,男,29岁。初诊于1986年10月10日。腰背部疼痛2年余,自诉起于婚后数月,无外伤史。现腰背部疼痛强直,活动受制,劳累及感寒后加重;时有左下肢放射性麻感。查体示腰椎无异常,两侧腰肌广泛性压痛,尤以第三腰椎左侧横突处压痛为剧。实验室检查:小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均正常。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各椎无异常改变。诊断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遂拔罐于双侧气海俞、大肠俞,留罐1小时整后去罐,各穴均起8~12枝绿豆大小水泡,泡内水液呈浅黄色,放去泡内液,外敷,嘱9日后复诊。二诊:拔泡处表皮愈合,腰背部疼痛显著减轻,活动自如,未发生左下肢放射性麻感。检体:两侧腰肌张力如常,第三腰椎左侧横突处轻度压痛,其它无阳性体征,又以拔泡法拔取原穴处,留罐1小时15min后去罐,各穴处起泡如菜籽样,密布无以计数,不放泡内液。不外敷,嘱7日后来诊。三诊;水泡消失,腰背痛解除,腰部屈伸转侧无碍,检体腰部无压痛,乃拟治疗终止,随访9月,腰痛未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一儒。针刺拨罐发泡疗法治疗骨痹90例临床疗效总结  北京中医 1997;(2):46。
   
    [2]佘瑞平。拔泡法治疗功能性腰痛临床观察  四川中医 1996;1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