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寸灸
【概  述】
    “元寸灸”系一种古老的民间灸法,在我国古医籍中未查找到有关的记载。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由于元寸灸的灸条是由麝香等名贵药材制成,治疗时能发挥药物与灸疗的双重作用,所以对婴幼儿的某些急性病证有较为独特的疗效。但本法临床报道并不多,有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操作方法】
    取麝香等二十余味中药,经特殊加工,制成的比香烟略粗的灸条。备用。
   
    根据病证选取穴位或病变部位。将灸条点燃后直接熏灸,熏灸方法可选用温和灸或雀啄灸法,以小儿感到灼热而躲避为 1 壮,每穴灸3~5壮,但以穴区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2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

【主治病证】
    可用于小儿急慢惊风、婴幼儿腹泻及其它一些病证。

【注意事项】
    1.婴儿肌肤娇嫩,又不易合作,施灸时一定要掌握灸治的时间和温度,并要预防不慎灼伤。
   
    2.灸后万一穴区局部起水泡,应加以包扎,防止小儿瘙破等,引起感染。

【临床应用】
    1.小儿惊风
   
    取穴:风池、大椎、百会、太冲、合谷。
   
    配穴:会阴。
   
    治法:一般仅用主穴,必要时加配穴。将元寸灸条点燃,直接灸于选定穴位,每穴3~5壮,每日1次。不计疗程,以取效为期。
   
    疗效: 共治26例,有效率为100%。多在灸后1~3次见效。
   
    2.婴幼儿腹泻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关元、天枢、气海。
   
    治法:每次取3~4穴,穴位可轮用。将元寸灸条点燃,直接灸于穴位,每穴3~5壮,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疗效:共治34例腹泻患儿,有效率100%。经2~6次治疗即愈。

【病案举例】
    婴幼儿腹泻
   
    汪××,37日,住院号871171。因发热,腹泻,伴哭闹不安一日而入院。刻诊:高热(肛温40.05℃),腹胀、腹泻、泻下黄色粘液便、口中腐臭、口渴喜饮。小便短少,囟门、目窠均凹陷。舌质红、苔薄黄、指纹淡、紫滞。入院诊断:中医:泄泻(食滞挟湿型)。西医:婴儿腹泻(重型)伴重度失水酸中毒。中医以消食导滞,健脾化湿之法,用保和丸加减;西医以纠酸补液,助消化等药物对症治疗二日,高热不退,腹泻不止,邀针灸会诊。以元寸灸灸命门、关元、气海各五壮。次日,体温降至正常,腹泻次数由日十余次降至2~3次,即以上穴各灸3壮,日灸 1 次,连灸3日,大便恢复正常,病愈出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文华。元寸灸在小儿急症中的应用  中国针灸 1990;1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