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百科 > 中医文化 >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八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八
中医药百科 出自:pharmnet
 
  论曰∶夫乳石之性,缓而且速,能悍风寒,逐暑湿,导经脉,行饮食之气,在阴即补其不足。在阳即能发其炎,阴盛阳虚,则二仪亢位,所以炎上腑之受邪。则表热气隔,至阴之伏也,脉形阳浮而数,阴伏而沉,理之于经,自然通泰,若灸之于孙络,即血脉遄流,或全抑之,则乖于石性,理而兼助,则表里周营,若遇小发,可自劳力按摩,不可即治,热不已者。别法随事择用解散方。
  疗寒热胸中塞,面肿,手足烦疼,是钟乳发,宜服生麦门冬汤方。
  生麦门冬(四两去心) 豉(三升绵裹) 葱白(切半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体气热是客热,当自渐加衣物,虽似恶,加之后必佳,忌如常法,此方甚良(千金同)又压丹石发方。(天台山国清师所敷用)杏仁(一百枚去皮尖)
  上一味,以水一升于盘中研之,绞取汁令尽,以白面二升用杏仁汁溲作 。还以杏仁汁煮,务令极熟,其病者量性多少啖之,令尽讫,又取美酒数升煮十余沸,候热讫,病者量性多少饮之,徐令尽,盖覆安卧,初觉心闷,顷间四体轻虚,一服三年不发,大效。
  又疗乳石发方。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上二味切,以水三升,煮取半升和清酒半升,其患者先须火边灸,热彻欲汗,承热服令尽,盖衣卧,须臾大汗即瘥。(千金翼同)又若因食仓米臭肉动乳方。
  必须葱豉汤细细服之,五六度,即瘥。(千金翼同)又食饮损者方。
  于葱豉汤中加当归一两煎之,去滓分服即瘥,若未,可即服芦根汤。(千金翼同)又若已服安和药,仍不退者,此小触动,服葱豉等汤不解者,可服芦根汤解压之方。
  芦根 地榆 五加根(各一两)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之即解(千金翼同)又若得时气,冷热不调动乳者,皆是寒热所致,其状似疟。久久不疗,损人性命,纵服汤药,必终难瘥,宜作生熟汤浴之方。
  以大器盛汤,若大热投少冷水,即于汤中坐勿动,须臾百节开,寒热之气皆从毛孔中出,变作流汗,若心中热闷者,还服少许热汤即定,久乃出汤,以衣被覆盖睡,豁然平复,如患太重者,不过三两度即瘥。(千金翼同)又解一切石发方。(HT 法)胡豆(半升)
  上一味捣,研之以水八合,绞取汁饮之,即瘥,虚弱人半升,中平以意量之。
  又大黄丸方。
  大黄(五两捣末) 大麻子(五两熬勿令焦待冷于簸箕中以手 去皮取仁研如膏)
  上二味合治令匀,以蜜和丸如梧子大,以汤饮下十丸至二十丸,以宣利为度,此方甚妙,通阳壅秘,服之尤良,忌如常法。
  华陀荠 汤,疗石毒卒发者,栗栗如寒,或欲食,或不欲食,若服紫石英发毒者,亦热闷昏昏喜卧,起止无气力,或寒,皆是腑脏气不和所生,疗之方。
  荠 (四两) 甘草 蓝子(各一两) 茯苓 黄芩(各二两) 蔓菁子(一升) 人参(一两)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蔓菁子,取八升,去滓内余药煎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若虚弱倍人参,若气上加茯苓荠 一两,甚良,(千金翼云若体寒者倍人参减黄芩若气上倍茯苓加荠 一两)应杨州所得异故单葱白汤药,疗沉体中数年或更发宜服之方。
  葱白(一斤切)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服尽,未定,更作服之,至三剂即瘥止。
  又疗乳石发,樊尚书传,萧亮常服良验,余因热重盛,切虑不安,遍于李虔 率更吴升诺议处求解法,亦称此味奇绝方。
  甘草(二两炙) 生犀角(一两牛屑) 葳蕤(三两)
  上三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服甚效。
  又方:乌豆(二升)
  上一味,以水九升,煮取五升,去滓,以铜钵重汤煮,取一升,每服一匙,尽即瘥,未定更作佳。
  又若盛热发方。
  取无灰酒煮三五沸,承稍热服之,以布手巾两个,浸水以拓热处,取瘥为妙,更互用之又疗诸乳石发动,口干寒热,似鬼神为病方。
  麦门冬(八分去心) 五加皮 犀角(屑) 黄芩(各四分) 葳蕤(四两) 栀子(四分) 升麻(四两) 大黄(五分) 芍药(四分) 大青 甘草(炙各三分) 苦参(六分)
  上十二味捣筛,密丸,食后以蜜水服十四丸,渐加至二十丸,日再,以意加减。(千金翼同)又疗诸石发热困苦方。
  猪脂(五合成炼者) 芒硝(四分) 葱白(五合切) 豉心(三合)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葱豉,取一升二合,去滓下猪脂芒硝,分三服,未瘥再服。(千金翼同)又疗石发,热盛充实,四体烦满,脉急数,大小便赤涩,升麻汤方。
  升麻 黄柏 黄连 甘草(炙各三两) 黄芩(四两) 芍药(六两) 白鸭通(五两)淡竹叶(切一升) 栀子(十四枚) 豉(一升) 大黄(三两)
  上十一味切,以水二斗煮竹叶鸭通,取一斗一升,去滓澄清,取一斗,内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三服,若上气者,加杏仁五合,满加石膏二两。(千金同)又常防备热发法方。
  麦门冬(三两去心) 甘草(一两) 人参(二两)
  上三味捣筛,蜜和丸如弹丸,一日服三丸甚良。(千金翼同)又三黄汤,折石热,通气,泄肠胃,解肌方。
  大黄(三两别渍) 黄芩(二两) 栀子(一七枚) 甘草(二两炙) 豉(一升) 麻黄(一两去节)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麻黄,去上沫,下诸药煎,取三升半,下大黄三五沸,去滓分服,得利以瘥止。(千金翼同)
  又方:黄芩(二两) 豉(五合绵裹) 葱白(五合) 栀子(二七枚)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八合,去滓分服,三剂瘥止。(千金翼同)又疗石发,身热如火烧,黄芩汤方。(靳邵法)黄芩(三两) 枳实(二两炙) 浓朴(炙) 栝蒌 芍药(各一两) 栀子仁(十四枚) 甘草(炙一两)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如常法。(千金翼同)又疗热气结滞,经年数数发方。
  胡荽(半斤五月五日采阴干如此物可先收贮备之)
  上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未瘥更作服。春夏取叶,秋冬取根茎用。
  又疗膈上热方。
  柴胡 黄芩 甘草(炙) 茯苓 麦门冬(去心) 枳实(炙) 生地黄(各三两) 竹叶(切一升)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服。
  又方:取河中石不限多少,烧令赤,投小便一大升,候冷顿服之良。
  又方:取寒水石长含,以瘥为度。
  又方:取黄连水渍,服一升最良。
  又疗心下烦热闷,内热不安,冷石汤方。
  冷石(半两细研之)
  上一味,以水搅如白饮,顿服,不瘥更作。
  又去石毒,麻黄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豉(一升绵裹)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之。
  又猪膏汤,解大散方。
  猪膏(二两烊之) 豉(一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豉,取汁一升,内猪膏,服七合,日三,服石人饮食宜清冷,不宜热。热即气拥痞石,唯酒一种须热也。(千金翼同)又疗乳石发,如寒热状似疟方。
  前胡(半升) 黄芩 甘草(炙) 生姜 知母(各三两) 牡蛎(熬) 石膏(各六两) 大枣(二十枚擘)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为四服,取瘥为度,此方甚良。
  又疗胸背头中游热,补虚方。
  黄 芍药(各三两) 甘草(炙) 桂心(各一两) 茯苓 人参 石膏 生干地黄 生姜
  上十三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一斗,去滓下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服之。(一方无茯苓有大黄)又疗石发,诸药疗不瘥方。
  以硝石含之效。
  又方:若热盛,可向冷地卧,腰下以浓物荐之,腰以上令薄,使受稍似凉即起,不得过度。
  又三黄丸,疗虚热气壅不通方。
  黄连 黄芩(各三两) 大黄(二两)
  上三味捣筛,蜜丸,以汤饮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如梧子,以利即瘥。
  又疗精神如失,气攻上,骨热方。
  柴胡 升麻 黄芩 泽泻(各三两) 淡竹叶(切一升) 生地黄(切二升) 干蓝 芒硝(各二两)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服,取利止,忌如常法。
  又疗石热将行,体微筋啬,郎此方从叔汾州刺史河东公口受此法,余久服石,每服此饮,颇甚为效方。
  茱萸 葳蕤(各一两) 豉心(一升) 葱白(一握)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减半,分服。
  又疗服诸药石后,或热不禁,多向冷地卧,又不得食诸热面酒等方。
  五加根皮(二两)
  上一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候石发之时便服,未定更作服。
  又疗诸石盛热不除,心腹满,小便赤,大便不利,吐逆气冲胸,口焦干,目赤重热,三黄汤方。
  黄连 芒硝(各二两) 甘草(炙) 大黄(一两) 黄芩(三两)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芒硝,分服,以利为度,甚良妙。
  又疗天行丹石发动,上下拥隔不通,头痛,口苦不能食立效方。(醴泉杜主薄传)青木香 紫葛 紫参 玄参 丹参 苦参 人参 石膏 代赭 细辛 桂心 独活 苁蓉干姜 齐盐 吴蓝(各一分) 巴豆(二分去皮心熬)
  上十七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有患服三丸,强者服五丸,余即量与之,以饮下,得快利三两行即瘥,忌如常法。
  又疗石发,内有虚热,胸中痞满,外风湿不解,肌肉拘急方。
  香豉(一升) 栀子(十四枚) 葱白(一握) 黄芩(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七升,煮豉五六沸,去豉内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之,不止更为之。(千金翼同)又疗热肿初起,始欲作痈,便宜服升麻汤方。
  升麻 大黄 黄芩 芍药 枳实(各二两) 甘草(炙) 当归(各一两)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肿即消散,如热加黄芩三两。(千金翼同)又淡竹叶汤方。
  淡竹叶(切一升) 茯苓 白术 甘草(炙) 枳实(炙) 栀子 人参(各一两) 大黄(二两) 黄芩(三两)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以瘥止。
  又疗服散不得力,食不下,饮酒解散,辄呕吐,七味三黄汤方。
  豉(五合绵裹) 栀子(十四枚) 枳实(八分炙) 甘草(炙) 前胡 大黄(各一两) 芒硝(二两)
  上药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
  又增损竹叶汤,解散下气方。
  黄连 麦门冬(去心) 竹叶(切) 人参(各二两) 枳实(炙) 栀子(各一两) 甘草(炙) 茯苓(各二两)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疗心忪热烦闷如火气上方。
  石膏(八两) 茯神 葳蕤 黄芩(各四两) 橘皮 五味子 干蓝 麻黄(去节) 甘草(炙) 犀角屑(各二两) 杏仁(去皮尖) 栀子(各三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疗虚劳,下焦虚热,骨节烦疼,肌肉急,内痞,小便不利,大便数而少,吸吸口燥,少气,折石热方。
  大麻仁(五合研) 豉(二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合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三剂即止。(千金翼同)又疗内热结不除,或更服散,或以饮酒冷食澡洗犹不解,或腹胀头痛,眼眶疼,或先有癖实不消,或连饮不食,或时作心痛,服此汤皆愈方。
  甘草(炙) 黄芩 大黄(各二两)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千金翼同)又散热,白鸭通汤方。
  白鸭通(五升以沸汤二斗半淋之澄清取一斗) 麻黄(四两去节) 豉(二升) 冷石(一两)
  上七味切,以鸭通汁煮,取六升,去滓内豉煮三沸,一每服五合,若觉冷,小便利润,其闲若热犹盛,小便赤促,服之不限五合,宜小小劳,渐渐进食,不可令食少,但勿顿多耳。(千金同)又下气除热,前胡汤方。
  前胡 黄芩 甘草(炙) 茯苓(各二两) 栀子仁 枳实(炙) 大黄(各一两) 杏仁(六十枚去尖皮) 生姜(三两切)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服。
  又麻黄汤,下气解肌折热方。
  麻黄(四两) 黄芩 甘草(炙) 石膏(各三两碎) 升麻(二两) 栀子仁(一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半,分三服之。
  又疗服升麻汤内解外不解者,宜此麻黄汤方。
  麻黄(去节) 升麻 大黄 黄芩 石膏(各三两碎) 甘草(一两炙) 栀子仁(三合)
  上七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服之瘥止。
  又疗腹中无妨,直患虚汗方。
  泽泻 知母 石膏(各二两碎) 当归 甘草(炙) 人参 桂心 黄芩 茯苓(各三两)麦门冬(三两去心) 竹叶(切三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竹叶,取一斗,去滓下诸药煮,取四升,分服瘥,忌如常法。
 
  论曰∶五脏之尊,心虽为王,而肺最居其上也,肺为华盖,覆其四脏,合天之德,通达风气,而肺母火也,性惯受温而恶寒,心火更炎,上蒸其肺,肺金被火伤,则叶萎倚着于肝,肺发痒即嗽,或因石增热,心肝虚弱,不能传阳至下焦,遂被正阳俱跻,变成嗽矣。或为发背,或作痈头也,夫言恶寒则何以知也。肺主皮毛,皮毛遇寒即栗而粟起,其肺嗽亦萎倚着肝疗石发,热冲头面,兼口干嗽方。
  生麦门冬(去心) 葳蕤 石膏(各三两碎) 生地黄汁(七合) 葱白(一握和须) 干葛(四两) 豉心(三合)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如常法。
  又疗热嗽方。
  取生豉渍汁温之,才免冷食,服讫即卧,勿令入腰中故也,以意消息之。
  又天门冬煎,主定肺气,去风热,明目,止嗽喘粗血腥,乳石发冷而补之方。(通按天冬性冷而能补病虚热者宜服)天门冬汁(一升) 生地黄汁(二升) 生姜汁(二合) 杏仁(五合去皮尖研如膏) 白蜜(八合) 牛酥(五合) 款冬花 升麻 百部根 紫菀 麻黄(去节各二两) 甘草(四两炙)
  上十二味切,以水八升煮麻黄,去沫下诸药煎,取二升,去滓澄滤,铜器中微火煎,去半,下天门冬等汁,次第下之,炼成煎,取一匙含咽之,日三五度取瘥,忌如常法。
  又疗上气肺热,呼嗽沸唾方。
  麦门冬(十分去心)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研) 贝母 生姜(各六分切) 石膏(八分碎)黄芩(五分) 甘草(炙) 五味子 白术(各四分) 淡竹叶(切一握) 白蜜(一匙)
  上十一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蜜,分服。若须利入芒硝。
  又疗肺胀气急,呀嗷喘粗,眠卧不得,极重恐气即绝,紫菀汤方。
  紫菀(六分) 甘草(炙) 茯苓(各八分) 槟榔(七枚碎) 葶苈子(三分熬末之)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再服。
  又宜服丸,主上气呀嗽不得卧,卧即气绝方。
  芸苔子 葶苈(熬各十二分) 马兜苓(十颗) 紫菀 人参 杏仁(去皮尖) 皂荚(去皮子炙) 白前 甘草(各六分炙) 汉防(己八分)
  上十味捣筛,蜜和丸如桐子大,服十丸至二十丸,增减量之。
 
  论曰∶凡人有五脏,合则脾胃为水谷之府,且国府足谷,则足食足兵也。人胃足食,则营卫不厥,若人能食则能悦也。阴阳和平,有何患乎,若服食之人,皆增于热,失时不食,则胃口干焦,胃口干焦,则土不足,或因饮酒水,而食少变为痰结,酒水流下,迎令上升,下焦无阳,即阳虚也,中腑无谷,上焦渐炎,致阳呕哕,经曰,阳数即呕吐,又曰呕哕发下焦之间,此之义也,可以破痰结,通水谷,填胃腑,则无咎也,夫通填之义,不可虚其虚,实其疗因饥空腹饮酒饮水,食少痰结心头干呕方。
  枳实(三两炙) 栀子仁(一两) 香豉(半升) 大黄(二两别浸)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忌如常法。
  又疗结热 ,心下肿,胸中痞塞,呕逆不止,雁肪汤方。
  雁肪(一具) 甘草(炙) 当归 桂心 芍药 人参 石膏(各二两碎) 桃仁(三十枚去皮尖) 大枣(二十枚擘) 大黄(二两)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雁肪,取汁一斗煮诸药,取五升,去滓分服,无雁肪,以雁肉,无雁以鸭代之,鸡亦得。
  又疗呕不止,不下食方。
  薤白(一握) 橘皮(一两) 豉(半升) 麦门冬(二两去心) 粟米(一合)
  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细细服之,瘥止。
  又疗热发,胸中痰醋,干呕烦热方。
  半夏(洗) 白薇(各一两) 干姜(一两) 甘草(半两炙)
  上四味切,以苦酒五升,煮取三升,分服,夫苦酒能令石朽烂,故用之。
  又疗数振动,烦闷呕逆,人参汤方。
  人参 甘草(炙) 栝蒌 麦门冬(去心各二两) 黄芩 芦根(各一两)
  上六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四服瘥止。
 
  论曰∶五脏所藏,心藏血也,血之伤盛,则心脱力,制固无守,自然流溢。为阳气伤故也,或有衄血者,加以肺风热之谓也,若益之于服石,则客热复盛,营卫增劳,旋周无度,则投虚而出,出而多则伤营气。色夺而黄,久不疗则气撮撮伤损,先须破污血,留好血,调经络,平腑脏则愈也。
  疗石发热盛吐血方。
  生地黄(五两捣碎) 小蓟根(切一升) 黄芩(二两) 豉(一升) 栀子仁(三七枚)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服之。
  又衄血方
  生地黄汁 小蓟汁
  上二味随多少,以点鼻中,兼服之良。
  又疗心腑中热甚,鼻中衄血不止方。
  胡粉(熬) 光墨(末) 釜下墨(末) 干姜 发灰 伏龙肝(末等分)
  上六种但得一物,以两棋子许,以竹筒吹令入两鼻孔中,即止。
  又方:橘皮 苍耳茎叶 翘遥茎叶 生地黄 鸡苏苗
  上五种但得一味,捣绞汁,服五六合即止,如未定,即更服之。
  又疗头痛壮热,鼻衄血,心上硬,遍身疼痛,四肢烦闷,两膊举不得方。
  小蓟(四两) 青竹茹 生麦门冬(去心碎) 鸡苏(各三两) 生姜(二两切) 生地黄汁(半斤)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服之,以止为度,忌如常法。
  又疗卒吐血一二升,口鼻俱出至一二斗者方。
  生地黄汁 小蓟汁 生麦门冬汁 伏龙肝(十匙)
  上地黄等三味汁相和,每服五合,着伏龙肝末一匙许。和搅服之,以止为度,忌如常法。
  又疗心闷吐血方。
  生麦门冬(八分去心) 生地黄(二十四分碎) 甘草(四分炙) 荠 干姜(各六分) 茅根(十分) 香豉(五合以绵裹)
  上七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服之,忌如常法。
 
  论曰∶凡人阳处其表,阴处其里,则非纯阴在其下,复非纯阳在其上,皆须阴阳通于,阴阳通平,则五气不乏,五气不乏,则人无病,只如服石之人,多为阴虚而服,摄之过温,则经脉凑溢,或遭阳时亦发其证也,正阳本自浮升,石力更藏阳气,客主两阳,并蒸肺肝,故患渴也,或脏实腑虚而生发背亦渴,不独两阳为祸也,且肺是庚辛,庚辛畏火,即告其子,其子肾,肾为壬癸,虽子投而性恶寒,阳虽得水暂寒,而水潜流于下,客水正水足为滂沱,渴疗解散失度,饮食冷热不消,虚胀,吐清水而渴闷欲死方。
  人参 栝蒌 枳实(炙) 甘草(炙) 白术(各一两) 大枣(二十枚擘)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温二服瘥止。
  又疗发痈,虚热大渴方
  生地黄(八两) 竹叶(切三升) 小麦(二升) 黄 黄芩 通草 前胡(各三两)栝蒌(四两) 芍药 升麻 甘草(炙) 大黄(别浸) 知母 茯苓(各二两) 人参 当归(各一两)
  上十六味切,以水二斗煮竹叶小麦,取一斗,去滓内余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服之,小便利除通草,大热者去人参当归,忌如常法。
  又疗客虚,热冲上焦胸中,口干燥,头面热赤,并渴方。
  生葛汁 生地黄 生麦门冬汁 白蜜(各一升) 枣膏(八合) 生姜汁(二合)
  上六味和煎之,内蜜候如稀饧,食后渐渐含之,其功甚妙。
  又疗消渴,止小便方。
  黄连(一斤金色者) 麦门冬(八两去心) 生地黄汁 羊乳 栝蒌汁(各三两)
  上五味,捣上二味为末,以汁相和药末,众手一时丸如梧子,食后以饮服二十丸,忌如常法。
  又疗热渴,竹叶汤方。
  淡竹叶(切五升) 茯苓 石膏(各三两碎) 小麦(三升) 栝蒌(二两)
  上五味切,以水二斗煮竹叶,取八升,下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温服,忌如常法。
  又疗发痈盛,患渴口干,排脓止渴方。
  黄 栀子仁 栝蒌 生干地黄 升麻(各二两) 麦门冬(去心) 芍药(各二两) 黄芩(一两半)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服之,瘥止,忌如常法。
  又疗消渴方。
  取螺(二升)
  上一味,以一石江水浸养之,倾澄取汁饮之,经日放却,更取新者渍之,准前服。
  又方:竹根浓煮汁饮之。
  又方:煮青粱米汁饮之。
  又方:捣冬瓜汁饮之。
  又方:冬麻子(二升)
  上一味捣,以水煮三四沸饮之。
  又方:以水浸鸡子,取清生服甚良。
  又方:黄柏(一斤)
  上一味切,以水一斗煮汁饮之。
  又方:桃仁(五升去尖熬) 研白米(三升)
  上二味,以水一斛,煮取三升,渴即饮之良。
  又方:石膏(碎) 枳实(炙) 茯苓(各三两)
  上三味切,以水九升,煮取四升,分服之。
  又方: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白术 干姜 桂心(各三两) 小麦(三升)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小麦,取八升,入药煎,取五升分服之。
 
  论曰∶五行五脏,皆互相生,肝虽处中而为脏首,位在甲乙,怀养怀仁,故应春而王也,为心之母,余脏循而次生焉,心为王,主身神毅而无纤不察,四脏为四鄙。四鄙有忧,王必怀肺为风府,施于太穹,为呼吸之门,气息之道也,诸脏紊乱,气息皆形,谁能出不繇户耳,若热风盛,心忧即头痛,若过忧即心烦,热盛必寒,寒盛必热,倚伏之道。足可明焉,皆繇风狂邪热之谓也。但平风热,抑狂邪,营卫自然通泰也。
  疗热如火烧,头痛心烦闷,乍寒乍热,胸中热,呕逆方。
  升麻 前胡 甘草(炙) 黄连(各二两) 黄芩 生地黄(各三两) 枳实(炙) 栀子仁栝蒌(各一两) 豉(五合绵裹)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忌如常法。
  又疗食讫,心烦闷眩,心下胸中不安方。
  茵陈(四两) 大黄(二两) 栀子仁(二十枚)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服,取瘥。
  又疗头疼欲裂方。
  取当归二两,清酒一升煮取六合,饮至再服。
 
  论曰∶夫人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在表为虚,在里为实,心肺虚热冲胸,口干,干久乃成疮生脓则痒矣,自然虚极,非是实也。脏者,藏也,为不能含藏阳气,使阳气妥出发则日虚,若独肝家有风,即木气搏心故痛,亦非真心痛,若真心痛,只得半日而死,为心不受邪故也。
  疗乳石热发,头痛心痛,胸胁胀满,寒热,手足逆冷,或口生疮烂,或干呕恶闻食气,气上欲绝,久虚者方。
  前胡 芍药 黄芩 大黄 甘草(炙各二两) 大枣(二十枚擘)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若坚实,加茯苓二两,若胸满塞,加枳实一两炙,若吐逆,加干姜二两,若口燥,加麦门冬二两,增减以意量之,忌如常法。
  又疗食失度,口中发疮,漱之汤方。
  黄芩(三两) 升麻 甘草(炙各二两) 石膏(五两碎)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冷含漱口,吐却,日十数过,瘥止。
  又疗口疮方。
  子柏(四两) 龙胆(三两) 黄连(二两) 升麻(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别取子柏冷水浸,投汤中,令相得,绞取汁,稍稍含之,取瘥,忌如常法。
  又若热发腹内,胸悉有疮方。
  升麻(二两) 乌梅(十枚) 黄芩 黄连 栝蒌 甘草(炙各一两)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半,去滓含之,咽亦不妨。
  又疗体赤热烦闷,口中疮烂,表裹如烧,痛不能食方。
  黄芩(三两) 栀子仁(二十一枚) 香豉(二升) 大黄(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服。
  又涂飞雪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 石膏(二两碎) 黄芩(三两) 芒硝(四两)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去滓内生鸡子白二枚及芒硝,搅令匀,以拭疮上,取疮瘥即止。
  又疗热不散,体生细疮,并热不止方。
  黄连 芒硝(各五两)
  上二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内硝,以拭疮上,取瘥为限。
  又疗紫石发动,恶寒壮热,口舌干焦方。
  乌豆(二两)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令稀稠得所如饧,去豆下蜜二合,更一两沸,以匙抄细细含之,如腹中鸣转欲利即停,得利即瘥,忌热食,陈臭物。(千金翼治发背痈疽)又疗石气发热,身体微肿,面生疮方。
  升麻 葳蕤(各六分) 黄芩 紫雪(各八分汤成下) 甘草(炙) 犀角(各四分) 栀子(十四枚)
  上七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内雪分服之,以飞雪汤涂之即瘥。(千金翼同)又疗体卒热生疮,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五两去心) 豉(二升) 桂心 人参(各二两) 甘草(三两炙) 葱白(一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表里俱热,身体生疮,或发痈疖,大小便不利方。
  芒硝(汤成下) 黄芩 知母 甘草(各二两) 栀子仁(二七枚) 大黄(四两)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下芒硝,分服,忌如常法。
  又疗两鼻生疮热痒,内亦热,兼头痛方。
  麦门冬(去心) 知母 泽泻 甘草(炙各二两) 粳米(五合) 竹叶(切一升) 小麦(二升)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半煮竹叶小麦,取九升去之,内诸药煮,取四升去滓,分服,日三夜一,忌如常法。
  又疗生疮,热气奔胸方。
  豉(一升) 葱白(切) 栀子仁(各十四枚)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去滓,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石热发,烦热满胀,及体生疮,兼气力弱方。
  黄芩 芒硝 麦门冬(各二两) 大黄(三两) 栀子(十四枚) 甘草(一两炙)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之。
 
  论曰∶服石之人,发状非一,或发于外阳,则头角皮肤作病。痈肿头痛是也,或发于内阴,则反冷脏虚,口疮吐血是也。凡气内温五脏,外荣经络,石性清净,不喜烦秽,目所睹,鼻所闻,皆欲馨香,不愿郁腐,因成种种之病也。或食陈臭生酸之物,贮于胃腑,胃腑不受,推诸脏,诸脏不受,即肝膈痞满,或为胪胀而坚积,便发心痛,亦非心自然而痛,为秽触神气也,觉此候者,可速涤肠胃,无令留壅,不然,即成痰 ,其心转痛,岂能不勉哉。
  靳邵疗寒过度成痰 水气,心痛,百节俱肿者,大黄丸方。
  大黄 葶苈子(熬) 豉(各一两) 杏仁(去尖皮熬) 巴豆(各三十颗去皮心熬)
  上五味,大黄捣筛末,四味别捣如膏,入少蜜和,更捣一千杵,以饮下一丸如麻子,稍强至二丸,三丸,以意量之,忌如常法。
  又疗赤石脂发,心痛,饮热酒不解方。
  葱白(半斤切) 豉(二升绵裹)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服之良。
  又疗大热,心腹满胀方。
  石膏(半斤碎) 黄芩 麻黄 芍药(各二两) 大青 续断(各三两)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去滓,分服之。
  又疗心腹痛不解,若通身颤寒者,营卫不通,人参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 人参 枳实(炙) 黄芩 甘草(炙) 茯苓(各一两)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二升分服之。
  又疗散发,心痛腹胀,兼冷热相搏,甘草汤方。
  甘草(炙) 枳实(炙) 白术 栀子(各二两) 桔梗(三两)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腹胀头痛,眼眶疼,先有癖实不消,或饮酒下食内热,或时时心急痛方。
  甘草(炙) 黄芩 大黄(别浸) 麦门冬(去心) 芒硝(各二两) 栀子(三十枚)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石发动,上气,热实不除,心腹满,小便赤,大便不利,痞逆冲胸,口干燥,目赤痛方。
  大黄(一两别浸),黄芩(三两) 黄连 甘草(炙) 芒硝 麦门冬(去心各二两)
  上六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入大黄更煎三五沸,去滓分再服之。
 
  论曰∶凡人五脏尽有风,而发有高下,动有深浅,则肾风发香港脚,肝风目泪而暗,肺风鼻鼽嚏而嗽,脾风肉缓而重,心风恍惚而忘。若加于热,亦随脏观候,即肝风胁满而怒喜静,加之热,即目漠漠而暗,若石气兼之,则赤而益痛,或生 肉,及肿而烂速,可随轻重泻之。不然丧明矣,经曰,肝旺则目赤,若兼石,则冬慎勿食热,热既不散,遂成伏气,遇春必发,预宜法防之,即非石药之过,岂不惜哉,黄帝曰,形受味。精受气,皆为饮食寒温呼吸之召也,诸脏仿此。
  疗眼久赤痛方。
  干枣(相接长一尺切) 黄连(相接长一尺擘)
  上二味,以水一升煎三合,绵裹,夜卧点眼 中,以瘥为度,忌如常法。
  又泻肝汤,不服石人亦主之方。
  大黄 黄连 石膏(各二两碎) 甘草(炙) 黄芩 细辛 生姜 半夏(洗各一两) 栀子(十四枚擘)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服,忌如常法。
  又疗眼赤,闭目不开,烦闷热,胸中澹澹,泻肝汤方。
  前胡 大青 秦皮 干姜 子芩 细辛(各三两) 决明子(三枚) 栀子仁(二两) 石膏(八两碎) 淡竹叶 车前叶(各切一升)
  上十一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服,或加朴硝三两,得利即瘥,忌如常法又疗眼肿痛不开方。
  精猪肉薄切,以贴眼上,热即易之,一方用子肝,又以井花水浸,更再用之取瘥。
  又疗久风目赤,兼胎赤方。
  光明盐(六分) 杏仁油(五合又云半鸡子)
  上二味,以净铜锣一尺面者一枚,内盐油,即取青柳枝如筋大者一握,急束截令头齐,用研之三日,候如稠墨。即先剜地作一小坑,置瓦于底,又取热艾一鹅子许,于瓦上烧火,即安前药锣,覆坑上令烟熏之,勿令火灭,候火尽,可收置于铜合子,或 合子中,每夜用点目 间,便卧,频点之取瘥。(通按前目病胎赤用此方)又主眼生赤脉,息内碜痛不开者方。
  大枣(七枚取肉) 黄连(二两碎绵裹) 淡竹叶(切五合)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竹叶,取一升澄清,取八合,内枣肉黄连煎,取三合去滓,以点眼中,瘥止。
  又疗目痒赤方。
  黄连(半两碎) 丁香(二七枚碎) 黄柏皮(半两切) 青钱(七文) 蕤仁(三七枚碎)
  上五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以绵缠杖子头点之妙。
  扁鹊疗令人目明,发不落方。
  取十月上巳日槐子,去上皮,不限多少,于瓶中封口三七日,初服一枚,再服至二枚,十日十枚,还从一起,甚验。
  又疗发热,心腹胀满,小便赤,大便难,逆冲胸中,口燥,目赤痛方。
  黄芩 大黄(各二两) 栀子(一两) 豉(三合)
  上四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服。
  又疗目翳方。
  干蓝(二分) 雄黄(二分研)
  上二味相和,以少许点上,三五度即便瘥。
 
  论曰∶夫老小 羸。为和气不足,寒气独积于地,炎气独散于天,天地不交,故体成痞,体成痞,则肌肉不润,腠理不通,胸膈气急,肠胃招满,为阴气冲阳,阳不接也,或膀胱坚积。支足沉 ,为阳气不能下营,阴气独盛也。致大肠留拥,汤药不下,或水谷不消,更加短气,若不利关格,实不得其死也。
  疗羸劣老弱,体性少热,因服石散而寒气盛,药伏胸膈,冷热不调,烦闷短气欲死者,药既不行,又不能大便,作害于人,急宜吐之方。
  甘草(四两生用)
  上一味切,以水五升,煮取折半,去滓,令顿服之,当大吐,药亦与病俱去,便愈矣,夫散家患心腹痛,服诸药不瘥者,服此甘草汤,诸膈即通,大便亦利,甚验。
  又疗甚虚弱,去热益气力方。
  竹叶(切一升) 大枣(二十枚擘) 黄 (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 人参干地黄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竹叶,取一斗,去竹叶入诸药煎,取三升,分温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散发后,虚热羸乏,或脚疼腰痛,本是虚劳人并挟风,宜肾沥汤方。
  羊肾(一具去脂膜切) 五味子(三两) 当归 甘草(炙) 芎 远志(去心) 芍药麦门冬(去心) 茯苓(各一两) 干地黄 生姜(各四两切) 黄芩 桂心(各一两) 大枣(二十枚擘)
  上十四味切,以水一斗煮肾,取八升内诸药煎,取三升半,去滓分服,忌如常法。
  又疗性热虚羸,补益方。
  生地黄(二石细切蒸之极熟)
  上一味,以好酒一升洒之,曝干捣,众并手丸之,每食前含一丸如胡桃大,咽令尽,日三五度甚妙。
  又疗人身体黄瘦不能食,及服药腰背拘急痛,眠卧陷床。沉重不能起行,宜秋夏中服之方。
  半夏(洗) 茵陈(各四两) 生姜 茯苓(各三两) 黄芩 土瓜根 栀子(各二两)大黄(一两别浸)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服。
  耆婆汤,疗人风劳虚损,补髓令人健方。
  麻油(一升) 牛酥(一斤) 葱白(一握) 胡麻仁(一升研) 豉(二升以水二升渍一枚取汁) 蜜(一升) 上酒(二升)
  上七味,先于锅中入油煎令沸,着葱白令色黄,下酥蜜豉汁麻仁,沸下酒,成煎收不津器中盛之,日服一匙两匙,或和酒服亦妙,冷即加生姜一斤取汁,干姜末亦可用之。
 
  论曰∶夫言大小便涩者,皆繇大肠虚,受邪气所致也。且腑有高下,而肺腑系在天上,中接土腑,名之大肠,为传导之腑也。有风气热结,即大便干涩而不通顺,或发痈肿,口鼻干燥,或肾腑有虚。则心肺俱热,使小便赤而涩也。或肾气虚热,膀胱不足,加之以渴饮,即小便淋涩,皆繇脏虚不能主其腑也,且形能受味,气能致精,气散则精虚,味益则体实,体实之人,筋骨有余,因劳精气,精气既衰,即招其病。故石气流入膀胱,作其淋疾,则非正石气而行,此肺遭热盛,传之于肾。肾为精竭,纯阴自孤,石气惧阴不入,便投其膀胱,膀胱受邪,遂成淋也,淋状合涩数赤热而痛,何以知之。涩至,故知肺传于子也,数至,为子被母逼,水急奔下也。热赤至,为心与石气相传也,痛至,为本脏自虚,客气冲击也。所以服石药者,藉其少滋味而助精气即神门之固,病邪不能入也,何以知因石虚竭,虚竭之人,其阴好怒,而交接难毕,其病名强中,或不交接,其精自流也,或为消利。为作消竭,皆由少恐变诸HT ,常以不虚不实于大肠。不寒不燥于腠理,能调神气,有何患乎。
  疗小便淋涩,少腹痛方。
  大黄 芍药 茯苓(各一两) 麻仁(四两研)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服之良。
  又方:桑螵蛸(二十枚熬) 黄芩(一两)
  上二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四合,顿服之。
  又疗热淋涩痛方。
  车前草 葵根(各切一升) 通草(三两) 芒硝(八分)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入芒硝,分服之。
  又疗血淋不绝方。
  鸡苏 竹叶(各一握) 葵子(末) 石膏(各八分碎) 蜀椒(末四分)
  上五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后,下葵末服之。
  又疗初患淋方。
  滑石(五两) 通草(二两) 石苇(拭去毛) 瞿麦(各三两) 芒硝(二两汤热下)冬葵子(二升)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服之,忌诸热物。
  又疗淋积年医不能愈,或十日五日一度发即可,时或频发不定方。
  冬葵子 滑石(各八分) 茯苓 芍药 子芩 蒲黄 芒硝(各六分) 石苇(去毛) 瞿麦(各五分) 陈橘皮(四分)
  上十味捣散,空腹煮,后饮子和服一方寸匕,加至二匕,以小便通利为度,忌如常法。
  下散饮子方
  桑白皮(六分) 白茅根(十分) 通草(八分) 甘草(四分炙) 滑石(十分)
  上五味捣散,煎汤服前散。
  又卒患淋方。
  取舡底青苔如鸡子大,以水一升煮服之。
  又主热淋方。
  白茅根(四斤切)
  上一味,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适寒温饮之,瘥止。
  又石淋状如碎沙石下者方。
  车前子(二斤以绢囊盛)
  上一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经宿空腹服之,即石下。
  又疗烦热,身体微肿,不能食饮,小便不利方。
  茯苓(三两) 甘草(炙) 栝蒌根 人参 黄芩 桂心 白术(各一两) 枳实(二两炙)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每服三合尽,即瘥,甚妙。
  又疗气上不得食,呕逆,大小便涩,气满烦闷,折热下气方。
  前胡 黄芩(各三两) 栀子 大黄(各一两) 甘草(炙) 茯苓 生姜(各二两) 杏仁(四十枚去尖皮碎)
  上八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热,小便数少如淋,葵子汤方。
  冬葵子(一升)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若大小便塞不通,或淋沥尿血,阴中疼痛,此是热气所致,先以冷物熨之小腹,又以热物熨,更互冷热,若小便数。亦是取冷所致,即暖将息也。
  疗发热体气昏昏,不痛不痒,小便赤涩方。
  生茅根五大斤,净洗择捣,绞取汁服之瘥。
  又若发热口干,小便涩方。
  取甘蔗去皮,尽足吃之,咽汁,若口痛,捣取汁服之。
  又方:取葳蕤五两,煮汁饮之瘥。
 
  论曰∶服石之人,体常多热,热即引饮,饥复加餐,水谷既伤,胃腑失度。土既衰损,木必来乘,故曰肝入胃即泄,或单下而不吐。是肝乘之盛也,木既克土,克过必宣,二气俱虚,而肝必怒,阳气既乏,则发转筋变吐,加肾肝之病也。宜速止之,仍温足而兼复调以五味,其病必痊矣。
  疗石发霍乱,绞痛不可忍方。
  茱萸(一升)
  上一味,以酒三升,煮取一升强服之,得下瘥。
  又疗霍乱吐多者必转筋,不渴即脐上筑者,肾气虚,先疗其筑,理中汤方。
  人参 桂心 甘草(炙各三两) 干姜(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又加白术三两。
  又疗霍乱转筋入腹方。
  取鸡屎白干者一方寸匕,以水和顿服之。
  又疗转筋入腹痛方。
  灸脚心下当KT 趾上七壮。
  又方:灸足大KT 趾下约中一壮。
  又干呕方。
  灸手腕后中指两筋间左上各七壮,名间使。
  又若吐止而下痢不止方。
  灸脐下一跌约上二七壮。
  又呕不息者方。
  薤白(一握)
  上一味切,以水一升,煮取六合,顿服之。
  又吐痢不止,转筋入腹欲死方。
  生姜(三两切)
  上一味,以酒一升半煮三沸,顿服之良。
  又方:藿香(一把)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服之瘥,艾亦佳。
  又疗转筋不吐不下,气息急方。
  木瓜(一枚)
  上一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服之瘥。
  又方:高良姜(五两捶碎)
  上一味,以酒二升,煮取一升服,亦主腹痛。
  又方:桑叶(切二升)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三合,去滓服之。
  又疗腹满痛不可忍方。
  取盐一合熬,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即得吐止,若吐痢止,心中烦闷及渴不止,取竹沥一升分服即止。不止,心中复似冷,取茱萸一两于铛中炒,捣末,以水二升煮,取一升,着少盐澄清服之,取瘥。
  又疗霍乱吐痢不止方。
  粟米(任多少研)
  上一味,以水搅如乳,服之即瘥。
  又疗脚转筋方。
  灸两大拇指爪甲后连肉处当中尖三壮。
 
  论曰∶凡石性刚烈,气多炎上,理之伤温,即火转为炽,内煎脾肺,脾肺苦热,遂成其渴,饮水过量,即溲肠胃,胃得水则吐,肠得水即金寒,脏虽寒,火炎不灭,水渐流下而为行潦遂变拥,肠胃虚冷,水谷不消,在阳益气不餐,在阴阳鸣而泄,久将不瘥,有成痢者,经言呕哕发下焦之间,其斯之谓欤。疗下痢干呕,服香豉,多服之佳,如不损更发,宜服此方。
  香豉(二升) 干姜(三两) 甘草(二两炙) 葱白(切一升)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温分服之甚良。
  又方:干姜(五两)
  上一味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
  又疗白赤痢兼热闷方。
  栀子仁(十四枚) 薤白(一握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服之良。
  又疗白痢方。
  黄连(一两碎绵裹) 白蜜(一合)
  上二味,以童子小便二升渍一宿,煮取一升,去滓入蜜分服之。
  又方:黄连(一两碎) 薤白(切一升) 乌梅(一握)
  上三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服之。
  又疗解散已经快利,热尚不退,兼痢不断,黄连汤方。
  黄连(一两碎) 白粱米(二合)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服之。
  又疗痈肿热盛,取冷过多,寒中下痢,食完出方。
  甘草(炙) 干姜 附子(炮各六两) 蜀椒(二百三十枚汗)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天行,兼有客热下血痢,止血,破棺起死,黄连汤方。
  黄连(四两) 黄柏(三两) 栀子仁(十五颗) 阿胶(一两炙)干姜 枳实(炙) 芍药(各二两)
  上七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服之,忌如常法。
  又疗解散除热止痢,黄连汤方。
  甘草(炙) 升麻(各一两) 黄连(三两) 豉(五合) 栀子仁(十四枚)
  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服之。
  又解散因痢,宜服甘草汤方。
  甘草(炙) 人参 黄连(各一两) 栀子仁(二十一枚)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服之。
  又疗热毒,赤白痢方。
  羊肝(去膜切以水洗二十遍血尽以粟米饭拌作面饼)
  上一味,以水煮熟,漉着浆水中淘之,干漉,以美蒜 候极饥食之,不过三两顿,即瘥又疗水谷痢方。
  取鲫鱼,无问多少,治如食法,以新布干拭,断血脉,切作 ,以蒜 食之取足,候至夜要以白粥量事吃之。即得瘥,忌如常法。
 
  论曰∶经言脉有阴跷阳跷,有阴搏阳搏,此在三阴位也,脉足太阴,脾脉也。脾为中州,含藏阳气,压本脉者矣,若人之和平,则脾能行阳气,暖其三阴。三阴暖则足能舒适,若脾虚不能含藏,则地气渐泄,阳上腾则三阴坚塞,足便冷也。或有踵缓急不仁者,则加之以肾肝之气不足,使少阴厥阴之阙也。所以足无载运之功,而不能跷捷其力,是阴搏其阳,此由脏虚所生,阳气伤狂,而阴不能独理,有因发热口噤,及腋下热不可近者。即三阳伤盛之所致也,况服石增热,餐HT 失度,在阴为疹,可外温其足,内置阳气于三阴则愈也。
  在阳疗两脚卒冷方。
  以醋浆温置盆中以浸脚,即瘥。
  又疗口噤,气上欲绝方。
  蔓菁子(二升) 茯苓(三两) 蓼蓝子 人参 荠 甘草(炙) 黄芩 白术(各一两)
  上八味切,以水二斗煮蔓菁子,取八升,去滓内余药煮,分服,若口噤以物 之,即瘥。
  又疗两腋热不得相近方。
  滑石(一斤) 寒水石(三斤) 芒硝(一斤)
  上三味捣散,取绢一尺,分作袋盛散药,结口,更互于腋下夹之勿住,取凉冷止。
 
  论曰∶五形之人,其性各别,则土形之人,骨耸气清,水形之人,体薄气长,木形之人,筋必速应也,凡土火二形人,性躁气高,而肥盛多火气,若更服石。益之于炎,物盛必衰,自焚之名也,若觉祸发,速宜下之,只如固疾之人服石者,病气久强,石热尚薄,不能破其病。但增其热,亦能损人,若热不济者,亦可速下,自余形人服之者,如有发动,但以石投之,自然而瘥,不可见小热即求大冷,为山九仞,终亏一篑,医者,意也。详而行之。(臣亿等按论中五形少金别无本校今阙)蜂房饮,解石余方。
  露蜂房(三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不定,三五日更服,如热闷服后方。(千金翼疗石发热困苦宜下石方露蜂房一升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一服五六合日三服石从小便下如细沙尽停无所忌)又下石方。
  葛根 紫草(各八两) 犀牛角(十二两屑) 露蜂房(十两炙) 芒硝 大黄(各二两) 荠人参(各七两) 玄参 甘草(炙) 银屑 (细研各四两) 猪脂(十二两腊月者)
  上十二味,以无灰酒渍经十日,其猪脂用酒一升,煎取脂三两,取银屑和研,内药中,每日有升三两又疗散发不可堪忍,欲下之方。
  肥猪肉(五斤) 葱白 薤白(各半斤)
  上三味并捣研,合器中蒸之,令熟,早朝啖之,尽为度。
  又疗虽服乳石等,而常患冷,此由不先服泻汤,而服石等。以其病药各在一处,丹石不行则病,所以依旧患冷,宜依此法泻之,冷自瘥,石势行方。
  人参 茯苓 干地黄 当归 桔梗 甘草(炙) 芍药(各二两) 大黄(四两)
  上八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服之。
 
  论曰∶服石所宜饮食时,宜以自调护,随所取适,若一一依方慎之。则动成滞碍,能依此法,庶得通济方。
  取少脂猪肉,一月二服,百沸 ,任性无妨,新熟白酒少饮亦好,及白羊头蹄并猪肉作姜豉,任作食之,压石,肥肉黎柿等甚佳。
  凡欲吃热羊肉 。宜先食三五匙冷饭后吃之,即不畏热。吃讫,乃速以饭压之,行步适散,乃可不虑致损,生菜亦然。芸苔胡荽等亦不宜多食,服石人有性好面嗜醋,不能禁慎者,宜食淡糠醋百沸紫 及水漠饼,即不虑热。冷韭羹亦大补,时时宜食之,诸饮食品类既多,不可一一,但言不得服所不宜者,服石人亦不宜多饮酒。饮酒多则失食味,失食味则不多食,不多食则令人虚热,虚热则令石数发,恶寒寡沉,又损石力。为酒能压石故也,多饮则损石势,亦令人风虚脚弱,此由饮酒致之耳,若能饮食者。大佳甚妙,其方药如上,服石衡热忍饥,冷酒有灰酒,荞麦,小豆,胡麻, ,枸杞羹,仓米,臭鱼脯,勿承饥虚热沐浴,夏月不宜吃猪肉冷水,恐致滑痢不止,伤冷冻饮料食不消,或成霍乱,特宜消息慎之。
 
  千金紫 方。
  乌豆(任多少煮取浓汁)
  上一味,以和面稍盐和之,依常法作 ,以此豆汁中熟煮,可三二十沸,溢添冷乌豆汁,以猪羊肉为 亦精好,或以山芋粉尤妙。
  又宜食面饼方。
  取面溲如家常作饼法,细切如小豆许,以面于簸箕中拌令圆,煮之令极熟,承热任以诸肉作 食之大凉补腰脚,又夏月冒热远行,早食晚失饥,石气发动。作大麦饼,将行在路食之,亦压得石气。
  凡患疮肿,无问大小,或如黍米,即须加意专精疗之,或以冷水淋,或盐汤洗,以指破,即以指甲细细掏旁边,亦以药涂之,或以苍耳汤浸洗之,或以冷石熨之即瘥,夫服石将慎至难,若不能将息,特宜勿服,非但服之若瘦热,更增他疾,性行躁暴,唯多忽恚,饮食日减,形体日消,妻子不能供承,卑下何其能济,此皆由将慎失度,致使然也。人之无检,慎勿轻服,至于背圻脑裂,药物无及也。妇人则发乳体肿,帷簿不修,特宜审慎,自量其力,将
 
  凡服石人,当宜收贮药等。
  人参 朴硝 苦竹沥 大黄 栀子 大麦面 好豉 荠 黄连 升麻 石膏 荆沥葛根并粉 猪膏 酥 蜜 紫苏子 白鸭屎 粳米 前胡 冬葵子 生姜 冬瓜 大豆 车前地榆 五加皮 大小麦奴 天门冬 葱白 葳蕤 麦门冬 生地黄 芦根 红雪 紫雪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