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康:抱团合作竞渡前行
2020-07-09 09:13:2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商会的责任不仅仅是应对疫情这样的突发状况,更重要的是在危机面前要凝聚起团队,资源互享,去解决问题,创造出新的机会。”一场疫情,让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商会会长郑海康对商会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成立6年多时间,云龙镇商会从起初的28家会员企业增加到如今的122家企业,还拥有了自己的商会大楼,这其中的变化,是属于云龙的“加速度”。
 
  同舟共济
 
  过去的这3个月,让郑海康印象深刻。考虑到防疫物资紧缺,商会未雨绸缪,从正月初二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购置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资。
 
  “其中有一次安排一辆货车去北仑拉消毒水,回程路上经过了48个卡点,整整耗时一天。”郑海康说,买护目镜、买防护衣、买方便面,有一阵子,手机根本没放下过,电话接二连三地进来。据他回忆,商会先后为全镇企业储备了20万只口罩、3吨消毒水、2000副防护镜、1000箱防护手套。考虑到部分企业复工可能会面临食堂无法及时开启的状况,商会还及时购买了4000箱方便面。
 
  而当复工复产受疫情影响,一批外地员工因交通受阻只能在家待命。为缓解辖区企业“用工难”问题,郑海康代表商会主动对接企业,排摸出云龙镇外来务工人员名单和分布图,根据疫情实际情况,针对安徽、四川等主要用工来源地,第一时间开通“复工直通车”。
 
  考虑到复工后可能出现的“用工荒”,商会又同多家人力资源公司签订人力资源服务框架协议,以最大的努力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的订单式招工服务。
 
  郑海康认为,同舟共济,是商会企业彼此合作共赢的前提,这种凝聚力,让云龙镇商会在抵御外部风险中,多了几分底气。在解决用工紧缺这一难题上,商会创造性地推出“用工池”举措,通过优化企业招工用工政策,建立企业分类招工和储备保障机制,鼓励尚未开工的本地服务业从业人员到辖区企业就业,按照轻重缓急优先满足重点企业、急需用工企业需求。对于一些小微企业的用人需求,因为有些小微企业要的用工不多,他就从大企业中进行洽谈调剂,临时“匀”出几个给他们。
 
  “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员工共享,能保证企业尽快恢复产能。”郑海康说。
 
  除了早前为了预防疫情,紧急采购口罩和消毒液外,商会也在积极搭建互助平台,帮助会员企业渡过经营难关。用郑海康的话说,就是“大手牵小手、复产一齐走”。
 
  活动中,商会倡议有余力的骨干企业,助辖区内小微企业一把,设法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郑海康率先带头,主动与5家小微企业“结亲”,除了给他们送上口罩和测温枪,甚至免费提供代加工的设备与场地,解决当前小微企业无处代加工的燃眉之急。
 
  眼下,这一机制已在多家企业间运行,在特殊时期,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企业生产走上正轨,郑海康又促成各企业达成了“企业合理安排开工、因疫情晚到员工保留岗位、保留待遇、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做好信息摸排和统计、做好企业内部消杀”等六项共识。
 
  复工复产后的第一时间,商会56家企业又共同承诺:凡企业涉及在疫情区及被纳入疫情监控区的员工延期开工,“工资照发,一分不减”,呼吁疫情区员工“一定要好好留在原地,做好居家隔离”。
 
  特殊时期,企业更需承担特殊责任。在云龙镇商会,这一理念被122家会员企业广泛认同。
 
  从当上会长的那天起,郑海康的心态发生了太多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是,他觉得自己比过去更“稳”了,早期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时候,郑海康更多考虑的是自己企业的发展,现在“我会花费更多时间去看会员企业的发展”。
 
  竞渡精神
 
  水乡云龙,龙舟文化享誉四方。这其中,商会功不可没。
 
  这些年,云龙镇商会以“羽人竞渡”的地域龙舟文化为切入点,传承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打造商会文化品牌和商会活动基地,促进人心凝聚。
 
  郑海康坦言,成立龙舟队,是希望通过商会助力,支持云龙的文化发展。2009年,当云龙正愁以何种形式丰富居民们的“文化大餐”时,郑海康提议举办一场大型龙舟赛。那一年,在他和另外一家企业的全力资助下,云龙办起了一场6支队伍参加的龙舟大赛,人们纷纷拍手称快。
 
  如今,云龙镇每年都会在端午前夕,举办一场龙舟竞渡大型民俗活动,而且规模一年胜过一年,成了全民盛事。11年间,龙舟赛事规模越来越大,从以往半天赛事,扩大至2019年的7天赛事。村村有了龙舟队,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个云龙镇都充满了竞渡勇前行的活力。
 
  而在郑海康的倡议下,商会还出资成立了商会龙舟队,代表云龙镇参加各类龙舟赛事,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扩大云龙对外影响力。郑海康说:“希望有朝一日这支龙舟队能走出宁波、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舞台。”
 
  回报社会
 
  郑海康说,这些年,商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各类公益事业,引导企业回报社会。在“五水共治”开展之初,商会组织18家理事单位察看了云龙镇区内主要河道,号召广大会员单位和企业参与“五水共治”捐款活动。全镇共有168家企业为“五水共治”捐款,总金额达到1601.39万元。其中,商会会员企业捐款1416万元。
 
  在新农村建设、和龙共享大米等活动中,也积极参与其中。包括博威在内的一批爱心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慈善事业,全镇“企业留本冠名基金”规模超过6800万元,充分体现了云龙企业的责任担当与大爱无疆。
 
  经济水平反映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后疫情时代,作为工业强镇,云龙如何以工业经济为主要抓手,让全镇高质量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大、更广,商会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
 
  郑海康说,商会会员企业中,部分企业规模小,但产品具有发展前景。对此,商会主动提供服务,搭建了针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平台,帮助解决资金不足、管理乏力等发展瓶颈问题,并同相关银行合作,申请信贷额度,帮助会员企业转型升级、扩大产能和市场。
 
  可以肯定,新时期的贸易市场,各个行业会加速洗牌。对云龙镇商会来说,下一阶段,必须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未来的竞争也只会更加激烈。“当然,抱团合作仍是不变的法则,竞渡前行的云龙精神,也不能丢。”郑海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