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最美的年华是童年。童年,是一幅纯蓝的画,把岁月绘成纯净的蓝河;童年,是一首清新的歌 ,把日子谱成一串串音符;童年,是一本相册,它记录了每个精彩的瞬间;童年是一只风筝,它带着人生的梦想;童年是一只铅笔,它所经历过的,即使你用橡皮去擦,一样会留下它的痕迹。童年是人生的的开端,是梦的开始,是人生路的第一步,也是我们心中最难忘的。【返回生意场】

李嘉诚:心酸童年--肩负重担

1939年6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践踏这片宁静的土地。整日整夜,日本的飞机对潮州地区狂轰滥炸,宁和而美丽的潮州城成了一片废墟。李氏一家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躲着不时而来的流弹,爬过一道道封锁线,步行十几天,一路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 辗转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地温习功课。他知道父亲是给累病的,因此,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让生病的父亲能获得 一份精神上的慰藉。
为了给父亲治病,李嘉诚一家的生活过得相当清贫。两顿稀粥,再加上母亲去集贸市场收集的菜叶子便是一天的"美食"。全家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李嘉诚的父亲身上,希望他能尽快把病养好,让全家能度过这一难关。父亲没 能熬过那年冬天,还是撒手归西了。作为长子,李嘉诚从此不得不眼含热泪,无奈地结束他的学业出来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 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李嘉诚到这里之后,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他每天总是一个到达公司和最后一个离开公司。
辛苦而困难的3年过去了,当年那个14岁的少年已经长成精瘦但结实、英气十足的小伙子了。17岁的李嘉诚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

李彦宏:自由童年--随大流

生于山西阳泉的李彦宏并不觉得自己小时候有多么大志向,像所有心都玩野了的孩子一样,每天看上去也都是忙忙碌碌的,但都不过是在"随大流"罢了。李彦宏的父母在晋东化工厂工作,家境很普通,李彦宏有3个姐姐1个妹妹,他的腼腆温和或许与姐姐们的宠爱有关。
父亲常常带李彦宏去看戏曲电影,为此他还一度迷上了戏曲。他的舞台很小,只是家里的那张床。他常常把床单围在腰里做战裙,拿一根棍子当枪耍,一个人不断亮相。山西阳泉晋剧团招收学员时,他去了,剧院老师从一招一式中看到了一种灵气,决定录取他。
但李彦宏对戏曲的兴趣很快就淡了。李彦宏的大姐在刚刚恢复高考的那年就考上了大学,引得四邻艳羡。相比于学戏,上学因为正统而更具有吸引力。对于李彦宏学戏曲,还可以做一种解读,他其实真正喜欢的不是戏曲,而是那个舞台。只有在舞台上,才能一招一式展示自己的才华,感染更多的人。这与现在百度坚持的"用技术改变生活"的理念一脉相承。

马云:童年--头脑简单

马云从小就是一个傻孩子。小时候爱打架,打了无数次的架,没有一次为自己全是为了朋友。打得缝过13针,挨过处分,被迫转学杭州八中。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家庭压力大,父亲脾气火爆。马云在父亲拳脚下长大,呆不住家却特别爱交朋友。
他说:"我大愚若智,其实很笨,脑子这么小,只能一个一个想问题,你连提三个问题,我就消化不了。"从小,马云功课就不好,数学考过1分。只有英语特别好,原因竟然是:"爸爸骂我,我就用英语还口,他听不懂,挺过瘾,就学上了,越学越带劲。"从13岁起,马云就骑着自行车带着老外满杭州跑。
从小到大,马云不仅没有上过一流的大学,而且连小学、中学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两次,数学31分,高考数学21分,高考失败,弱小的马云做起踩三轮车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在金华火车站捡到—本书,路遥的《人生》,这本书改变了这个傻孩子:"我要上大学。"
1984年马云几番辛苦考入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是专科分数,离本科差5分,但本科没招满人,马云幸运地上了本科。

史玉柱:童年思想--不爬山就太另类

从初中开始,到18岁离开故乡,史玉柱不为了什么,就为几个要好的同学都去爬山,大家都爬山,我不去爬山,觉得好像太另类,就养成爬山的习惯。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怀远县城。"爸爸是怀远公安局的,我妈妈是一个工厂的工人。"
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经常被妈妈训。1977年恢复高考,让史玉柱开始认真学习。此前,他高中毕业就"下放"了。
18岁之前,史玉柱随父亲两次见识过大上海的繁华,基本印象是"太大了"。最深印象是南京路上24层的国际饭店还有外滩,外滩的楼和怀远的楼是不一样的,非常洋气。此刻,尽管走在南京路上,史玉柱依然觉得他离大上海很遥远。
1980年,史玉柱以全县总分第一,数学119(差1分满分)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数学系。但在浙江大学数学系刚过了一学期,史玉柱就放弃了成为陈景润的理想。
"从图书馆借到《数论》,看了之后,我才了解到数学是那么的难。"和周围同学比聪明也让史玉柱压力很大。"尤其是长江以南的,成绩好的并不想上清华、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们那个班里聪明人太多,学习好的也太多了。"
知道1+1不可能突破之后,史玉柱的数学理想破灭了。我很想做成一件事情,但是很早地我又意识到我做不成这件事情,这是我理想破灭的主要原因。理想破灭后的史玉柱开始跑步,培养各种爱好。他每天从浙大跑到灵隐寺,18里,然后,再跑回来,坚持了四年。

丁磊:童年考试--第十名现象

我们在浙江省奉化中学找到了丁磊的足迹。1986年9月,丁磊考入奉中学习,成为当时高一(2)班56位同学中的一份子,江鸿跟他是同班同学。
在江鸿老师的记忆里,10多年前的丁磊学业平平,入学时在班内的排名只有四、五十位,跟当下"首富"名号很不对称。"可喜的是,每次考试,他的排名总有进步。不过最好也只在第十至二十位之间,从来没有杀进班级前十名,更别提在年级内的排名了。"
3年后的高考,丁磊交出的成绩同样貌不惊人:他以高出重点分数线1分的成绩有幸被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只不过,这是丁磊喜欢的大学,他很早就被西部这所藏着大量电子类书籍的高等学府迷住了。
"教育界现在正热衷探讨"第十名现象"在一个班级里,学习成绩排在第十位上下的那几个,有望成为日后最出人头地的一个。我现在想想,丁磊这个个例也是符合"第十名现象"的。"江鸿老师这么评价他的老同学。

杨澜:童年--很懂事

杨澜虽然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却没有过分溺爱她。在杨澜14岁时,妈妈的身体不太好,懂事的她常常帮家里干活。
一天,放学以后,杨澜去商店里买菜。远远的,杨澜就看见一列长长的队伍,他们在排队买什么呢?杨澜走过去,问排在队尾的阿姨:"阿姨,前面卖的是什么呀?"阿姨说:"新出的嫩豆腐,可好吃了!"杨澜一听乐了,因为她知道父母都喜欢吃豆腐,那么,"嫩豆腐"一定会让他们更高兴。于是,杨澜就排在队伍里,耐心地等着。 
排着,排着,终于轮到杨澜了,她把钱递给售货员阿姨时,售货员阿姨不耐烦地问:"你要买几斤?" 杨澜说:"我就买半斤!""粮票呢?"售货员不耐烦地又问了一句。"阿姨,买豆腐还要粮票?""你怎么什么也不懂,没粮票买什么豆腐呀!"望着售货员阿姨那冷漠的神情,杨澜只好走出了商店,泪水忍不住滚了出来,虽然她不想哭。
回到家,杨澜把买"嫩豆腐"的经过跟父母说了,妈妈没有责骂售货员阿姨对杨澜的态度,而是安慰杨澜说:"你不用生气,拿着粮票再去就是了,售货员阿姨的态度不好,可能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你不要怪她。" 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杨澜不那么难过了,也明白了做人要宽容的道理。
杨澜的童年是和外婆一起在上海弄堂里度过的,尽管后来到了北京又去了国外,但仍然讲了一口标准的上海话。节目中杨澜畅谈她小时候在上海记忆,弄堂、市场、小吃等,许多的味道让杨澜念念不忘,小馄饨、油条、粢饭、呛饼,现在想起来还会想要流口水。
杨澜的98岁高龄外婆于去年过世,是无疾而终的自然死亡。杨澜的外婆有着传奇的经历,她是辛亥革命那一年出生的,没有经历裹小脚,是新女性的代表。因为当时家里包办婚姻的对象是一个败家子,她就在17岁的时候一个人逃婚到了上海。在上海遇到了自己的爱情,有了杨澜的一家。 
杨澜丈夫吴征本家也是上海人,吴征的祖父是老上海租界的大律师,从他那儿杨澜知道老上海租界里的种种风云事迹。童年对上海弄堂的记忆以及从祖辈那儿了解到上海让杨澜感动,她说:"上海是个那么有包容度的城市,而这也让这个城市的人更有胸怀。"

比尔盖茨:童年--也不修边幅

童年时期,即使成了大人的比尔也不修边幅。据说为了改此习惯,玛丽为他制定了一周着装计划。周一上学他穿蓝色装,周二绿色,周三棕色,周四黑色,等等。周末用餐时间也布置得细致入微,每件事都要井井有条。
在比尔家中的餐桌上讨论总是既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那是个内容丰富的学习环境,"比尔回忆道。
比尔的同代人,即使是在那个年龄都能看出他的与众不同。每年,他和朋友们都要去夏令营。比尔特别喜爱游泳运动等,他的一位在夏令营的朋友回忆道,"他绝不会是个不足挂齿或无足轻重之人。我们都晓得比尔比我们聪颖,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当他九、十岁时,言谈就如同成人一般他说的话有时我们感到高深莫测。
在数学和自然方面比尔比同班同学也更胜一筹,他需要上一所对他充满挑战的学校,随即父母决定送他去湖畔中学,一所专门招收超常男生的学校。这是西雅图一所限制最严的学校,它以严格的课程要求而著称,是个"连哑童都聪明的"地方。

巴菲特:5岁开始做生意

沃伦巴菲特1930年出生在美国西部一个叫做奥马哈的小城。他出生的时候,正是家里最困难的几年。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投资股票血本无归,家里生活非常拮据,为了省下一点咖啡钱,母亲甚至不去参加她教堂朋友的聚会。
巴菲特自小就觉得数字是非常有趣的东西,并显示了超常的数字记忆能力。他能整个下午和小伙伴拉塞尔一起,记录街道上来来往往的汽车牌照号码。到了晚上,他们又开始重复自认为有趣的游戏:拉塞尔在一本大书上读出一大堆城市名称,而巴菲特就迅速地逐个报出城市的人口数量。
巴菲特的一个朋友回忆说,5岁时,巴菲特在家外面的过道上摆了个小摊,向过往的人兜售口香糖。后来,他改为在繁华市区卖柠檬汁。

潘石屹:童年--贫穷

潘家是潘集寨最穷困的一户人家。潘石屹母亲毛昭琴1973年就瘫痪卧床。家里唯一的成年劳动力是潘石屹父亲潘诗麟,潘石屹他自己算半个。
那时候,潘诗麟最大的愿望是"全家人不饿死"。而他卧病在床的妻子,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全家人一人一床被,起码能不冻着。冬天,潘石屹一家子一半的时间在床上,两三个人挤在一床被子里取暖。在潘石屹的记忆里,童年有两年因干旱发生严重的饥荒。村里六七成的人都逃荒要饭了,潘家没有。潘诗麟常说一句话:"你看,村子的人饭量都很大,吃得多,我家吃得少。所以别人逃荒要饭了,我们没有逃荒。"这只是自我安慰,一般是别人吃干饭,潘家喝稀饭。在潘石屹的记忆里,他小时候主要是吃玉米面,高粱、小米都是不常吃的东西。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的时候,才能吃到小麦细粮。
潘石屹是老大,他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二妹一度送给别人,又要了回来。最小的妹妹因为母亲太饿没有奶水,而送给了一户姓董的人家。当时毛昭琴唯一的要求是:"谁家有奶羊,就送给谁。"这家姓董的,在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家里有一头奶羊。

"小时候,我们家门口有一条河,每次发洪水的时候,会冲下来一些玉米、苹果、土豆,我们都背回来。只要一发洪水,我们就像过节一样,觉得又要冲下来什么好东西了。"他说。

霍英东:苦难的童年

霍英东原籍广东省番禺县,1923年5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一个水上人家。祖父霍达潮,曾拥有大风帆船,来往于省港澳之间,从事货运生意。但当霍英东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家境已相当困难,全靠父亲租船驳运货物维持生活,入息不多,生活艰辛,他们全家穷得连鞋都穿不上,无论寒冬酷暑,都是赤脚行走。有一次过旧历年,他父亲第一次穿双新鞋上街,在小摊档把鞋脱了,蹲在凳上吃粉,吃完双脚落地便走。回到船上,才发现竟然没有把鞋穿回来,因为向来没有穿鞋的习惯。
那时没有天气预报,水上人家生命毫无保障。霍英东的两个哥哥就在一次台风中沉船丧生,一个5岁,一个7岁。他的母亲幸被叔父救起,但不久他的叔父也在风浪中翻船淹死。大约是在霍英东7岁那年,父亲患病不幸去世,年仅40多岁。因为染病时间很长,天天用中草药治疗,把本来就很有限的一点钱都花光了,死后只草草地埋在青衣岛上。
父亲去世以后,霍英东一家生活更加困难了。那时,他还有一个9岁的姐姐,一个5岁的妹妹,生活的重担全落在他母亲身上。
母亲是一位顽强、刻苦、勤奋的人,在那多灾多难的日子里,她没有被生活的重压折服,而是挺直腰杆,辛苦操劳,把丈夫遗留下来的驳运生意继续经营下去。这驳运生意就是与外海的货轮接洽,代它们把货物用小舢舨运到岸上来。当时接运的主要货物是煤炭,霍家自己没有驳船,从轮船货主那儿把生意接下来,然后分给舢舨客驳运,从中赚取微薄的佣金。因为霍英东父亲在世时人缘很好,母亲又豁达得体,多数的货主和舢舨客都颇为同情这一家孤儿寡母,日子倒也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霍英东的母亲虽然自己目不识丁,但希望自己的儿女知书识墨。大约在霍英东6岁那年,便由别人背着去拜师启蒙。接着在帆船同业义学就读,那是免费的,他家住在船上,随处漂泊,上课很不正常,有时放学后连船也不易寻找。到第三班时,转入敦梅小学。这间小学是要收费的,其中有一个免费班,但仅招收30人。学生要作一篇文章应考,霍英东还是考上了,而且在录取的名字中,第一个便是他。后来,他又转读皇仁书院,书院的学制是倒过来从第八班开始的,相当于初中一年级。那时,书院的第八班,共招三个班,每班30人,但大多数是经过老师、家长及各种关系介绍入学的,真正通过考试录取的不足10人。应考时也要求作一篇文章,霍英东也是第一个被录取了。

维珍集团创始人:从2块巧克力饼干赚

英国维珍集团一个拥有350家分公司的商业帝国,涉及航空、电信、火车、信用卡等多个领域,其创始人及ceo理查德布兰森,全家都充满冒险精神,特别是布兰森的母亲,常会故意给子女制造挑战。
布兰森的父母从小就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精神。布兰森4岁时的一天,母亲开车带他回家,在离家几公里远的地方,突然停下车来,要求小布兰森自己走路回家。面对一望无际的田野,小布兰森迷路了。
布兰森从小就具有商业头脑。一次,父母送给他一部玩具电动小火车,他自己动手改装小火车,提高车速,并定下每人2块巧克力饼干作为门票价格,请小朋友观看。结果,一连半个月,布兰森都不愁没有饼干吃。
17岁时,布兰森终于离开学校,拿着老妈给的4英镑赞助在一个狭窄的地下室里创建了《学生》杂志。布兰森负责杂志的商业运作。当合作伙伴们还在热衷于政治时,他就在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学生这个品牌进行多种经营了。拉广告时,他对可口可乐公司假称百事可乐已经预定了杂志的广告版面;他在来访的记者面前伪装忙碌;他找来甲壳虫乐队的成员约翰列侬等名人做专访,还派出记者去世界各地的热点地区进行采访,自己出人和品牌,由别人出钱所有这一切,让《学生》的发行量一度激增到20万份。

钢铁大王:转让兔子的命名权养兔子

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很小就表现出商业天赋。有一次,他养的母兔生了一窝小兔子,他没有足够的食物喂这些小兔子,又没钱买。卡内基心生一计,他对邻居小孩子们说,如果谁能弄来金花菜、车前草喂养他的小兔子,将来他就用谁的名字来称呼这些小兔子作为报答。这一计策果然产生了奇效,整个暑假,小朋友们都心甘情愿地帮他采集金花菜和车前草。
卡内基早年曾做过一份负责递送电报的工作,每天的工资只有五角钱。那时他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位接线员,因此他晚上自学电报,每天早晨提前跑到公司,找机子练习。
一天早晨,公司忽然收到了一份从费城发来的电报。电报异常紧急,但是当时接线员都还没有上班,于是卡内基代为收了下来,并赶紧将其送到了收报人的手中。之后,他就被提升为接线员,薪水也增加了一倍。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卡内基走上了致富之路。有一次,他坐火车去某地的途中,一位发明家坐在他的身边,拿出了自己发明的新卧车模型给他看。卡内基特有的机警和远见,使他看到了这项发明的远大前途。于是,他借钱购买了拥有那项发明的那个公司的股票。当卡内基25岁时,他每年从这笔投资中所拿到的分红就达5000美元。

七十年代的"孩子",如今都已进入了而立之年。他们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体制转型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只是这代人的个性特征并不象80后一代那么明显。七十年代,物质生活并不像现在这么丰富,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这许多的东西被创造出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个年代孩子,他们的快乐童年吧。

【7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游戏】

滚铁环:那时候看到大点的孩子可以把铁环掷出很远后,铁环会自动回滚到他的手上,很是讶异。

捏黄泥巴:这可要些美感和灵感,还要耐心和技术了。你得有创造力,这创造力得在美感的指导下,抓住瞬间的灵感,耐心的揉捏手上瘫软的黄泥,直到它发硬成型。以前我最爱捏的是手枪,类似小兵张嘎缴获的那把。

抽陀螺:两人把咯螺转起来,不抽,让它们碰撞,谁被撞停,谁输。

骑马打仗:人物是马和骑士,当马的同学就不用说了,要背着骑士和其他组合战斗,最后一个在马上的为胜利。

编花篮:两个人的单腿缠在一起,剩下的单腿两人一起转圈蹦,看谁跳的时间长,边跳还拍手唱歌:编啊编啊编花篮。相信不少人还记得吧。

老鹰捉小鸡:人物三类,老鹰、鸡妈妈和小鸡。鸡妈妈要张开双臂保护身后定一队小鸡不用被老鹰捉走,当然,不幸被捉到到小鸡就要出列当老鹰了,呵呵现在想来其实当老鹰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只不过角色是反面的而已。

丢手绢:熟悉丢歌曲,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她,快点快点抓住她。围成圆圈的小朋友回头看见手绢就要起来追一圈了哦。

翻绳:绳子打个结,两个人翻出不同的花样,好像有什么面条啊,马槽啊,鸡爪什么的。

撞人:两个人单腿盘着,互相撞着跳,看谁腿先著地。

我们都是木头人: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看谁的力量最坚强,然后大家就不能动了,谁先动谁就输了,家里就喜欢我玩这个游戏,安静的很.

【7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歌谣】

《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红星歌》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

《雷锋叔叔望着我们笑》我们班出墙报,出墙报,来稿如同雪花飘,雪花飘。学习雷锋好事多,班长一看心欢笑,心欢笑。

《爷爷为我打月饼》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香又甜呀,一个月饼一片情呀!

《种太阳》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

《采蘑菇的小姑娘》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

《妈妈的吻》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七色光之歌》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

《铃儿响叮噹》啊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快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歌唱,马儿铃声响叮当,令人精神多欢畅,我们今晚滑雪真快乐,把滑雪歌儿唱。

【7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动画片/连环画/小人书】

《小蝌蚪找妈妈》、《丁丁战猴王》、《老狼请客》、《九色鹿》、《小马虎》、《哪吒闹海》、《渔盆的故事》、《小黄鹂学唱歌》 、《猴子捞月》、《神笔马良》、《娇娇的奇遇》、《狐狸打猎人》、《人参娃娃》、《张飞审瓜》、《猪八戒吃西瓜》、《醉酒》、《骄傲的将军》、《鹬蚌相争》、《刺猬背西瓜》、《山伢子》、《半夜鸡叫》、《崂山道士》、《长发妹》、《没头脑和不高兴》、《曹冲称象》、《咕咚来了》、《草原英雄小姐妹》、《路边新事》、《好猫咪咪》、《三个和尚》、《鼹鼠的故事》、《米老鼠与唐老鸭》、《蓝精灵》、《巴巴爸爸》

【7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美食】

 1.烤红薯:香喷喷,甜丝丝,好吃看得见。2毛钱一斤,味美又价廉。2.爆米花:一个老头扛着一口葫芦样的黑锅,走街串巷,不时传来"轰"的一声巨响,便将大米变成了白白的爆米花,这是当时最受欢迎的魔术!3.搅糖稀:两根棒冰棍,加一团明黄色的糖稀。1毛钱一团,搅一搅,拉一拉,又好吃又好玩,只是现在看来不太卫生。4.棉花糖:最不可思议的小吃,5分钱一大团。一勺白糖放进去,一团团"棉花"就出来了。棉花能吃,还是甜的!天哪,这可是我们少年时代最感神奇的一件事。5.果丹皮:很多70代人都是吃它长大的。一种非常成功的山楂制品,能让20年后的人们念念不忘,1毛钱一根。6.酸梅粉:不用我们说了吧,地球人都知道!7.冰棍:真的是"冰"棍,除了冰就是棍子,绝对货真价实!5分一根,因此我们将后来的5毛一根的"娃娃头"视为神物。8.老鼠屎:这个嘛,跟上面的正好相反,貌似而味非,一粒一粒黑褐色,像极了小号的感冒胶囊。味道嘛,酸酸甜甜的,现在可能只有想自杀的人才会误服。9.泡泡糖:长长的一条,用红一半白一半的纸包着,上面有一个小姑娘吹泡泡,上海产的。是"大大"出世以前的绝对"大哥大",我们吃的都是它!10.无花果:一个小小的白色袋子,上边印着"无花果"三个字。这细细的干干的丝,一点也不像花,就更不像果。

80年代,那个时候孩子们喜欢看老舍冰心的文章,淘气的孩子喜欢花个几分钱买当时的袖珍小人书,童年各有不同,基本上都是无忧无虑。。。。。。他们喜欢玩一些朋友之间的小游戏或者体育运动,那时还没有电脑。。。。。。。。。。。。。。。

【8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游戏】

跳皮筋:怀旧玩法:那时候翻看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由无数根橡皮筋结成的一根长长的皮筋来,而跳皮筋的花样也是一套套的,一般还都配着童谣,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绳子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

跳房子:地上画着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算盘珠儿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将算盘珠儿扔在"房子"里,单脚站立,站进房子,单脚将算盘珠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

捡冰棒棍:玩的时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别的棍儿算输,轮到对方抽。抽出的归自己,最后看谁的棍多谁就赢。

弹玻璃珠:玩者多为男孩。在地上摁1~5个小洞,然后从起点将玻璃球滚向指定洞内,以最先完成规定洞数者赢。

抓石子儿:到河边挑选指头大小的石子儿——白色晶莹剔透的那种最好,5粒,[也可做成小的沙包]大小相当,谁有这么一副石子儿,够叫小伙伴们羡慕的。

拍纸片:有些地方称"拍纸包"、"拍元宝"、"拍三角"等等,但玩法是一样的,就是用纸折成厚薄不同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纸包,扔一个在地上,另一个人也拿出自己的一个用力拍下去,靠产生的风或适当的角度把地上的铲翻个面,对方的这张就归你了,否则你的就归对方了。

攻城:需要一块较大的场地,一种玩伴需6人以上,另一种仅限8人玩。把人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在地上划好"城",一方攻,一方守。

摸瞎子: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

跳山羊:在奥运会体操项目里那叫"跳马",孩子们叫"跳山羊",当年普及率极高,几乎全中国的孩子都是高手。

木头人 :限制在一个空间内,比画个大圆圈,或在教室里,一个人追,其他人跑,就在快被追到的紧急关头,马上喊出"木头",然后就变成了"木头人"静止不动,必须有其他被追者摸一下,"木头人"才被解救恢复自由。

斗鸡:不需要任何运动器具,把一条腿抬起来,放到另一条大腿上,用手抱着抬起的脚,单腿在地上蹦。玩的时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人,可以进行单挑独斗,也可以进行集体项目,以脚落地为输。

吹肥皂泡:把妈妈洗衣用的肥皂头用水化开,浓浓的,用小瓶装着,用细铁丝做个小圈,或用细竹杆或芦苇杆蘸着肥皂水吹泡泡,最喜欢站在楼上或高高的地方吹,比着看谁吹得大,肥皂泡在太阳下反射出童年的颜色,五光十色。

我们都是木头人: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看谁的力量最坚强,然后大家就不能动了,谁先动谁就输了,家里就喜欢我玩这个游戏,安静的很.

【8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歌谣】

《蓝精灵》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咪咪流浪记》落雨也不怕,落雪也不怕。

《聪明的一休》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咯嘀,我们爱你。

《黑猫警长》眼睛瞪得像铜铃。

《葫芦兄弟》葫芦娃,葫芦娃。

《变形金刚》变形金刚,随时变形状。

《世上只有妈妈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儿宝。

《好爸爸坏爸爸》我有一个好爸爸~好爸爸,我有一个好爸爸。

《卖报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上学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8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动画片】

《猫和老鼠 》、《米老鼠和唐老鸭》、《忍者神龟》、《聪明的一休》、《花仙子》、《丹佛——最后的恐龙》、《蓝精灵》、《非凡的公主-西瑞》 、《鼹鼠的故事》、《变形金刚》、《铁臂阿童木》、《星球大战》

【8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美食】

1、咪咪:记得小时候特爱吃,马来西亚风味只需5角钱就可以尝到,初中也常常跟小婕CT一起吃。这么好吃,很多宝宝的小名也叫咪咪呢。多亲切。总觉得那只小猫长得有点像很咖啡的咖啡猫。2、卜卜星:我记得小时候吃了一包露风的,哈哈,搞到我以为这味道不好。就没再吃了。那说谎令人鼻子变长的童话,感觉很阿拉丁神话。3、公仔雪条:小时候还有一种和这个同一时间销售的,色彩缤纷,口感带酸。慢慢就很少看见了。在南昌也有吃过,感觉有月饼的味道,大头啊大头,吃得多开心。4、麦丽素:巧克力,巧克力!慵懒的时候就放嘴里等它自己融掉,馋的时候要吃好几包,吃得停不了。5、KINDER,好吃得让人飞起来。阿蛋,出奇蛋,一次过满足你三个愿望。6、棉花糖:就喜欢看着天空吃它,感觉像在吃云朵,哈哈哈。也像在打棉被。哈哈哈,说起打棉被我又想起打米糕。7、白兔糖:我爸爸不吃别的糖,就爱吃这个。小时候觉得这个不来劲,牙齿不好吃着黏牙。不过长大了就喜欢,那味道很窝心。哪有比牛奶味更能抚慰人心的香味呢!8、泡泡糖:哼!大大吹泡泡的时候就不会黏着嘴巴和脸,大大就不像别的劣质泡泡糖。我能吹好大好大的泡泡。

90年代的孩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开始享受幸福快乐的童年。

【9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游戏】

捞鱼:小伙伴成群结伴去小溪.池塘.拿个网子去捞鱼 经常早上吃完早饭出去.傍晚回来.

打水仗:很多孩子小时候都玩过,但是像拿水龙头来的,农村的一到大热天的时候 一大群小孩,天天都冲到湖里或者小溪池塘这些地方,打水仗。

捅蜂窝: 小时候嘴馋什么都喜欢吃,尤其是蜂蜜糖,知道那里有蜂窝二话不说,直接拿跟竹子去捅,一般蜂窝都在树上,要上树才能捅到。

街机:街机,那里都能玩,但是我们小时候去逛街大多数老妈才给我们2块钱 街机币是5毛两颗。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战记,97、恐龙快打啊。

家庭游戏机:对于这时的孩子来说,有一台游戏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跳绳:还记得有首跳绳歌这么唱来着 小白兔 白又白 两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风车 :我记得这个是我读学前班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做的,我还记得那时我没浆糊,跑东跑西去问别人借的。

【9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歌谣】

《娃哈哈》、 《彩云飞》、《小花帽》、《庆祝六一》、《灰姑娘的梦》 、《红河谷》 、《童声版:洪湖水浪打浪》、《好小子》、 《经典童声:蜗牛的家》、经典动感:《青苹果乐园》(童声版)、《我的未来不是梦》(童声版)、《拜年》、《星愿》曹骏、《狗狗减肥操》  、《妈妈的手》[沙孝龙唱]、《我有一个心愿》、《我家住北京城》、《盲人摸象》、《我的心是小茉莉》

【9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动画片】

《樱桃小丸子》、《美少女》、《小熊维尼之圣诞也疯狂》、《星空战队》《功夫猫党》、《小蜜蜂寻亲记 》、《星战三勇士》、《 银河圣斗士》 、《福星鸭小子》 、《冒险少女》、《魔法天使》、 《四驱小子》、《亚基拉》、《大姆指姑娘》、《机动战士再起风云》、《仙魔大战》、《朱古力小灵精》  、《铠甲圣斗士》、《龙之子》、《小肥肥荒漠历险记》、《装甲拯救队》、《足球战记》

【9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美食】

1.旺仔QQ糖:要说旺仔QQ糖的对儿童的影响力,那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零食新时代,下至小学生、上至五六十岁的人都爱吃。20世纪末开始在国内销售,当时算是一款很奢侈的零食了,电视上都是QQ糖的广告。独特的嚼劲,的确是非常有趣味。 2.糖葫芦: "冰糖葫芦,又酸又甜的糖葫芦",没听到街上有人沿途吆喝,小孩子都会从各条小巷里涌出来,围着一捆糖葫芦"哄抢"。在经典的电影里,糖葫芦都是必备的道具,从古代开始到现在,都是不可或缺的童年印记。3.娃娃头雪糕: 这款雪糕在当时可风靡了,让90后度过没个清凉的儿童节。咖啡色的帽子是巧克力味,白色的脸蛋是奶油味,可是那个年代孩子们的最爱。4.蜜桃精:这是我们那的叫法,味道现在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还记得那些藏在袋子里的小勺子,很个性。5.太阳锅巴:还记得那个电视上的广告,还有那个味道,那时候觉得真好吃。6.小果冻:隐约记得那个味道很淡,喜欢它的形状和颜色。7.小浣熊干脆面:里面还有小卡片,可是现在各类干脆面的始祖了。8.奶片,还记得是高中的时候伊利又重新出了奶片,现在已经找不到从前那种方形的了。9.桔子糖水罐头:当时佳节馈赠亲友的佳品,也是小朋友的最爱。10.酒心巧克力。

他们是00后,他们是千禧宝宝,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基本都是70后和80后,他们有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从小就备受宠爱,但是他们也好忙,因为他们有上不完的学习班、特长班。。。。。。

【00后之——他们最爱的玩具】

植物大战僵尸搧卡:前有80后搧年画,现有00后搧僵尸卡。

口袋书:00后秘藏《阿衰》 猫小乐已经严重的成为了00后小学生们的偶像。

溜溜球 :这个经久不衰,现在的质量更好,只是金额上的区别了,好的溜溜球不锈钢做的,要几百块呢。

漫画书 :这只是家里小玩童漫画书的冰山一角,一小部分《阿衰》《豌豆》《喜洋洋与灰太狼》,《阿衰》买完要36集。

豌豆射手 :把黄色的小弹子放进植物头上的小洞里,然后一推后面的叶子,子弹就发射出去了。

碰碰球 :一块钱一个,不过,很多小朋友包里一抓一大把~找个平地就可以蹲下玩。

赛车模型:家长再也不用为孩子成天呆在家里不爱运动发愁。孩子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父母一起玩,还可以很多孩子聚在一起比赛、表演。

游乐场:让儿童、市民自由自在玩耍的地方。现代游乐场通常会有跷跷板、旋转木马、秋千、单杠、双杠、滑梯、吊秋千、吊环、玩具小屋及迷宫。大型游乐场还会建造过山车、摩天轮、3D电影院等大型设施。这些游戏能够帮助儿童发展协作能力、使身体强健及学会处世技巧,而且又可提供娱乐及享受。

【80年代之——他们最爱的歌谣】

2000年以后,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和音频技术的发展,儿歌童谣的创作也加入大量的流行元素。承接上世纪90年代,儿童歌曲仍是以动画片主题曲为"主打";一些流传在校园儿童自编的新童谣,也反映了新时代孩子们的需求。这一时期,儿童歌谣的"新"字更突出,风格更多元,时代性也更强。

《白龙马》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走就是几万里。

《小哪吒》说一段神话,话说那么一家,这家夫妻俩,生了个怪娃娃,扎俩个冲天鬏,光着俩小脚丫,踩着俩风火轮,乾坤圈手中拿。

《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软绵绵,红太狼,灰太狼。

《我和歌声一起飞》约童心和幻想和我排一队,约百灵和云雀和歌声一起飞。我向东向南,向西向北,东西南北向日葵。

《卓玛》莹莹的蓝天哟捧着白云,飘飘的白云捧着哈达,赶着羊群的小姑娘从远处走来啦,走来啦走来啦,她的名字叫卓玛。

《2008童谣》今年的雪,特别的大,爸爸还有妈妈,回不了家。

《五个福娃娃》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五个福娃娃,啦啦啦啦啦啦啦啦见你笑哈哈。

《我要做合格的小公民》我要做合格的小公民,在家庭孝敬父母,友爱亲人,节俭勤劳,自强上进,让父母亲朋为我骄傲放心。

《吉祥三宝》小女孩问:"爸爸,太阳出来月亮回家了吗?"

【00后之——他们最爱的动画片】

《芭比公主》、《蓝猫龙骑团》、《喜洋洋与灰太狼》、《哪吒传奇》、《忍者无敌》、《金马战士》、《蓝猫龙骑团》、《功夫熊猫2》 、《机甲兽神》、《奥特曼》、《铠甲勇士》、《虹猫蓝兔历险记》

【00后之——他们的生活】

00后他们享有比父母更优越的成长环境,得到的呵护比父母更多,但是同时他们所面临的社会竞争也一场强烈,教育和人才的需要水涨船高,在家人高投入又期待汇报的目光里,这群衣食无忧的00后成了家里最忙的人。

大多孩子每天吃过早饭,8点到幼儿园写字、算数、阅读、英语等课程,下午参加幼儿园的跳棋班,放学回家吃了晚饭,赶紧去学习舞蹈,星期天还要去练琴。在家里孩子最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