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场专题 陕西商帮-商帮文化

陕商历史
帝国商人

崛起新丝路
政策新契机

陕商名人录
共筑新辉煌

陕商精神
忠、厚、仁、勇

传奇故事
山河故人故事

陕商文化:陕商,陕西商人,古时称秦商,中国历史的商业巨人

秦汉时期

秦统一六国后,建都咸阳,在北方修筑了从云阳达九原的"直道",新修了从咸阳到成都的 "栈道",在咸阳城设"咸阳市",作为商贩贸易的最大场所,还设置直市、平市、奴市、军市等专业市场,秦对国外商人采用"轻税"政策,使各地贩运更加频繁。同时秦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增长,使陕西商人进入封建社会后,获得了第一次发展机会。

秦因暴政,二世而亡。汉兴,承秦制,商品经济又有了新的发展。汉王朝多次强制迁徙六国旧贵族及高赀商人的后裔于长安周边地区,培植了陕西商人的社会基础,使陕西商人的力量获得了巨大的增长,有力地冲击了自然经济的束缚。汉王朝建都长安,使"长安商人"第一次名副其实地流播于世。长安规模庞大,是罗马城的三倍,有人口24.6万人,是国际大都市和全国商业中心。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强盛,商品经济和市场的发展,使陕西商人以天子脚下,首善之民的优势获得了第二次发展浪潮。隋炀帝大业元年"迁天下富商大贾数万于东京",培植了陕西商人的社会基础。进入唐代后,唐太宗励精图治,选贤任能,使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长安成为当时最大的国际商贸中心,城区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

陕西商人以"帝都商人"的雄姿,在唐帝国的广大区域内纵横捭阖,将大唐商人的雄姿释放得淋漓尽致。隋时的陕西商人已是"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进入盛唐后更是"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在通商贸易中,陕西涌现出了许多富可敌国的大商贾,形成了陕西商人历史上的第二次发展高潮。 明朝以前的秦商,位居三大商帮之首,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国商'。

明清时期

明政府为巩固边防,在陕西实行"食盐开中"政策,直接诱使了陕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网络的形成。同时,为了安抚边外少数民族在陕西实行"茶马交易"、"棉布征实'、'布马交易'等一系列的特殊经济政策,为陕西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陕西商人抓住了明清中央对陕西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历史机遇,以泾阳、三原为中心,以西北、川、黔、蒙、藏为势力范围,输茶于陇青、贩盐于川黔、鬻布于苏湖、销烟于江浙的名震全国的商业资本集团,在中国中西部贸易通商领域迅速崛起,并以财雄势宏被尊为'西秦大贾'或'关陕商人',出现了陕西商人发展的第三次高潮。书写了明清西部经济发展史上的"财富神话"。

古代"丝绸之路"的北线即是从长安北出,缘泾河沿岸西行。作为西北商业贸易的集散地和西部商业资本聚集地,泾河成为陕西商帮的文化地标。泾阳是中国西部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她以优越的区位优势、发达的农业生产、便捷的交通枢纽、优越的自然资源、突出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成为陕西乃至于西部的经济中心,是"西部商务总汇"、"西部金融中心",号称"陕西小长安"、"中国西部华尔街"。故此,也就成为丝路500年里陕西商帮活动的主要舞台,陕西商帮曾在这里演出过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

在明代近300多年的岁月里曾长期名列我国明清时期十大商帮前茅。宋应星在分析明中叶商人势力时说'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陕商排在三帮之首。到了明朝后期,徽商急剧勃兴夺取了陕商不少地盘,但陕商仍然位居其次。进入清代后,虽然晋商凭与清廷的特殊关系和票号的雄厚财力而跳跃发展,但陕商仍是与之分庭抗礼的重要商帮。"这是李刚教授给公众发掘出来的又一段历史。

相关著作:《天下第一商帮——陕商》(作者:李刚-研究陕商第一人)、《蹚古道》、《丝绸之路》、《党家大院》、《走西口》、《陕西商帮史》、《陕西掌柜》、《陕西商帮十讲》、《李刚话陕商》、《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经营与管理》、《中国著名老字号经营秘诀》、《陕西商帮与陕商精神十八讲》、《明清时期陕西商人资本》、《明清陕西社会经济史》等。

陕商文化博览馆:

陕商文化博览馆位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崇文塔景区内,是中国第一个以"陕商"为主题的展览馆。博览馆展陈面积685平方米,分为"抢抓机遇,商帮诞生"、"天下第一商帮"、"敢为人先,勇创第一"、"西商大贾,富甲天下"、"厚重质直,忠义仁勇"、"泾河之阳,盛市商都"等主题展区,以小空间、大历史、以景叙史,忆陕商、塑文化、再现历史的理念,达到一步一景一体验,一闻一学一收获的目的,以图文并茂,丰富的馆藏实物,呈现出了陕商庞大的经营规模与创业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