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商简介

       2010年,湖北省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48.5%,民营经济对湖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湖北省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在中国中部省份中排名第一。经过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也广泛征询了企业家、学术界专家、楚文化专家、行政领导的意见,由湖北省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陈旭东提出:叫响"楚商"。并于2010年12月5日在武昌洪山礼堂举行首届楚商论坛。2011年7月22日至8月3日,湖北省工商联面向社会开展了湖北商人征名定名活动,共有11万人参与讨论和投票,共评选出了楚商、鄂商、汉商、荆商、九商、鹤商、湖商、衢商、洪商、郢商10大待定名。投票结果显示,赞成湖北商人简称"楚商"的票数最高。湖北省政府新闻办2011年10月8日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说,统一"楚商"称谓,有利于叫响湖北商人品牌,扩大湖北商人影响、推动湖北经济发展。 从此湖北商人正式定名为"楚商"。

楚商由来

       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孕育和催生了湖北省成千成万乃至几十万的商人和老板,他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外交往和联系日益密切和频繁,在这个过程中,湖北企业家群体的统一称谓,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有的称"鄂商",有的称"汉商",有的干脆直呼"湖北商人"、"湖北企业家"。每当此时,湖北的企业家们羡慕"晋商"和"徽商",他们称谓统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也羡慕"港商"、"台商"、"粤商"、"浙商"等,他们叫得响亮、底气十足。我认为,这是一个亟待回答并解决的紧迫问题,解决好了,有利于湖北商人的对外交往,有利于团结和凝聚全省企业家队伍,有利于形成有湖北特色的商业文化和商业精神,有利于促进全省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也广泛征询了企业家、学术界专家、楚文化专家、行政领导的意见,出乎我们意料,各方面的看法惊人地一致:认为,叫"楚商"最好。综合各方面主张叫"楚商"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从区域来讲,古代楚国覆盖湖北全省,湖北是楚国的基本地盘。公元前1000多年时,周王始封楚国,在今南漳县境内,国土小,国力弱;经五、六代人,历时一个半世纪的艰苦奋斗,国力渐强,之后不断向外扩张,先后征灭了周围的十几个小国,并入楚国版图,到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于今宜城市南部的郢都时,楚国已大体覆盖湖北全省;到公元前505年吴国攻破郢都,楚昭王被迫再次迁都于今江陵县郢都,亦称纪南城;公元前300年前后,楚国达到极盛时期,版图方圆5000里,东到今江苏、上海,西到鄂西边缘,北面接近黄河,南面包括江西、湖南全境及贵州部分。但是,在楚国这辽阔的疆域中,今湖北之外的其他区域,多为附庸国,在楚国由盛转衰后,附庸国又转而依附其他大国。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楚历时800多年,可谓发祥于湖北,发展壮大于湖北,先后三个国都在湖北,最后灭亡也在湖北。应该说,楚可以成为湖北的代名词。对此,与楚国相关的湘、赣、皖、豫等省,不会持异议。

       其二,楚人"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不断开疆拓土的进取精神,值得今天的湖北人,湖北企业家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大家知道,"楚"的含义是灌木林,我们的祖先就是生活在林中的人,故称为"楚人"。春秋时期,周王分封先人的国家之所以叫"楚国",大概是由此而来的,意指荆棘丛生的蛮荒之地。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样近于原始的条件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经过多少代人不断奋斗,使楚国从原始进入文明,从贫弱变为富强。随着国力的增强,楚人的目光更加远大,他们走出山林,不断开疆拓土。先是将江汉平原纳入楚国版图,继而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然后向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下游拓展,经三、四百年艰苦卓绝的军事和外交斗争,楚国的疆域不断扩大,从开始国土方圆不过百里的"蕞尔小国",变成了"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栗支十年"的大国、强国。应该说,正是楚人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不断开疆拓土的进取精神,才成就了楚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奇迹,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这些精神财富,对企业发展、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三,楚文化独特而灿烂,是中华文化主体之一,且不少与今天的时代精神相吻合,借鉴、继承、光大楚文化的精华,对于建设湖北健康的商业文化、社会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史学界一致的看法,中国古代文化由多元文化构成,主体是华夏文化。华夏文化由两个部分组成,即黄河流域的北方和长江流域的南方两个部分。代表性的始祖,北方是黄帝,南方是炎帝;崇尚的灵物,北方是龙,南方为凤;学术主流,北方是孔子的儒家学说,南方是老子的道家学说;风格的基调,北方是雄浑、谨严,南方是清奇、灵巧;北方的代表是晋国,南方的代表是楚国。因此,楚文化是中华文化主体之一。那么楚文化的内容是什么呢?原省委老领导、楚文化研究的专家王生铁同志,曾将楚文化概括为"六大支柱"、"五种精神",六大支柱是:青铜冶炼、丝织与刺绣、髹漆工艺、乐舞艺术、老庄哲学、庄骚文学;五种精神是:筚路蓝缕、追新逐奇、兼收并蓄、崇武爱国、和谐诚信。许多专家认为,他概括得精辟、准确。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追新逐奇、兼收并蓄、和谐诚信的楚文化精神,与今天的改革、开放、和谐、诚信的时代精神是完全吻合的。楚人的追新逐奇,就是今天改革创新。如,楚王首创了中国的县制,灭权国后改设权县(今荆门县),从此开始,县制沿袭至今;楚国的吴起变法早于商鞅变法,这是最早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通过变法,削减了贵族特权、改善了民生,健全了法制、整顿了吏治,整顿了军备、提高了战力等,变法成效卓著。此外,楚人在科学技术和哲学、文学等方面也有许多创新。楚人的兼收并蓄,就是今天的对外开放。楚国开始没有民族优势可依,没有辽阔的疆域可恃,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善于学习他人之长,为己所用,因而形成了融汇南北、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如青铜冶炼,是在学习中原、吴越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创新、提高发展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丝织、刺绣、木业是引进鲁国的技术人才,经过消化、吸收、创造而达到当时一流的水平;整个楚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无不体现了楚人兼收并蓄、融汇南北、借鉴古今的开放精神。至于和谐诚信,从楚国的先祖开始,即奉为治国思想的核心,之后世代相传,不断充实和发展。重和谐、讲诚信的事例,在楚国800年的历史中不胜枚举。深入挖掘楚文化的精华,用以充实、丰富今天湖北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社会文化建设,无疑意义重大而深远。

       其四,称"楚商"与湖北简称"鄂"不矛盾。安徽简称皖而称"徽商",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湖北商人冠以"楚"字,即为"楚商",是湖北商人统一称谓的最佳选择。它既有明确的地域概念——湖北,又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楚文化,完全可与"晋商"、"徽商"的称谓相媲美。"楚商"称谓一旦叫响,取得广泛认同,它必将激发湖北全省企业家的归属感、自豪感,他们会以"楚商"为荣,以楚人的子孙为自豪,以灿烂的楚文化为骄傲;也必将促进许许多多优秀的企业家,从楚文化的精神中吸取营养,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在现代化的征程上,继承和发扬楚人精神、楚文化精神,坚持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坚持不断开拓、做大做强,坚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坚持对外开放、融汇东西,坚持和谐发展、诚实守信,坚持爱国爱民、回报社会。名正则言顺,精神变物质,"楚商"的正名,必将促进全省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生产发展,进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知名楚商

雷军
不惑之年 始坐"风口"
周鸿祎
四处开战 免费为王
陈东升
找最好的葫芦画瓢
刘革新
"输液大王"勇于革新
刘宝林
一生只干一件事
曹龙祥
"军医"盘活亏损企业
黄立
"学霸"创业样本
文一波
赚的就是绿色经济
阎志
一位诗人的商界涅槃

楚商代表

谢圣明
武汉红桃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四知
新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熊先胜
湖北远大富驰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晓明
武汉南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
王道友
武汉宏宇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茅永红
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
周 鹏
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松柏
湖北福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蒋红星
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孟庆南
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易贤忠
广州七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陆风
万得资讯董事长
胡爱娣
爱帝集团公司董事长
杨闻孙
湖北美尔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范红华
武汉鸿华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