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亚通:供应链生态圈B2B企业间金融服务

怡亚通是在怎样的行业背景之下提出"供应链+互联网"发展模式的?该模式的创新之处有哪些?

首先我们是处于一个互联网时代,所有企业都必须拥抱互联网,互联网本来就是一个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商务流的绝佳载体,而供应链公司是这些多维度信息流和丰富数据流的运营管理者,供应链技术+互联网技术更加完善四流统一。

供应链的本质上是做"B2B企业间的服务",做的是企业之间的需求达成,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线上开展相关运营业务。2015年我国开展在线销售与采购的企业大幅增加,比例分别达到32.6%与31.5%。不断深化的企业供应链线上化为互联网+企业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提供2B服务的企业带来商机。怡亚通提出的供应链+互联网是因为基于怡亚通20年服务企业的经验,看到了这个趋势,且具备天然的整合优势,所有成功的商业模式都是顺势而为,而不是剑走偏锋。

至于创新,企业是有生命周期的,就像人要衰老一样,但优秀的企业是可以通过创新来跨越生命周期,怡亚通就是这样。其实,这些年来,供应链企业一直都在创新,比如:在PC时代,以前供应链"非核心业务外包服务"打通了上下游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以前供应链企业及相关服务企业,大家联合的目的更像是通结盟打群架来增加竞争优势,而未来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对市场需求实现快速响应。

在移动互联网化时代,现在供应链企业的服务已经发展到场景式应用,点对点,面对面,场景化交互运用与协助定制,供应链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打开企业的边界,建立个性化的商业服务,以最快速度汇聚资源,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多方互利共赢。

作为一种创新的供应链金融方式,怡亚通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如何化解中国实体产业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我国中小实体企业融资成本高,本质上是:不是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技术不够,而是识别小微企业的风险识别成本过高。

关于小微客户贷款,首先,我们要谈一个市场上普遍的误解,大家有一个逻辑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所以一定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生意做,有广大市场的生意就有广大的生意做,就能赚大钱。这个逻辑看起来是合理的,但我们认为,这是电商的逻辑,网络覆盖销售的逻辑,而不是金融的逻辑。金融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不是一个服务单一"有需求客户"的行业。但金融只服务那类"有需求并还得起钱的客户",就是有信用的客户。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三个词的组合:信任,理解和服务。

信任,在金融里面相当于"相信你的信用"。首先,信用不是个道德问题,甚至也不是个诚信问题,而是个经济问题。经济不好,道德再高也无济于事。其次,信任要在"可重逢"的环境下产生,一锤子买卖是产生不了信任的,供应链企业能够做看起来很复杂信用状态下的供应链金融,其原因就在于他做了一个让这些企业能够重逢见面的环境。

理解。其实小微企业有时候自己也不一定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比如看起来他缺钱,背后是:自身积累有限、人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不足、缺乏创新能力、金融机构对其进行信用评估的成本过高,他需要高效简便的操作(比如人力成本的节约与后台共享),获得更多的供应链科技管理手段支持和共享资源配置。

服务。我国的小微企业,不仅缺少理解,还严重缺少金融方面的专业指点,他们的需求不是一个单纯的运营资金需求,良性稳健的信用支持及风险容忍度范围内的增信支持,有的良好的小微企业,他其实不需要资金,他反而需要值得信任的财富管理与增值业务支持,所以理解了这些才能针对性服务,解决他们难题。

所以,怡亚通做供应链金融,本质上,它做的不是一个标准化产品,而是一个标准化服务+非标化定价的一个一揽子服务方案,做这项报务,还需要依靠一个强大的体系,信任+理解+服务,一个以市场信用和交易场景数据为支撑(信任),在符合传统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框架下,以生意人风险定价能力为核心的流通领域的融资工具组成(理解),目的是为融资供需双方构建一个相互发现和协同的市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