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观察评论 > 道地远志发源地产业蝶变 山西新绛扬中药材之长谋共同致富

道地远志发源地产业蝶变 山西新绛扬中药材之长谋共同致富

生意经 2021-09-22 08:22: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汾河下游、峨嵋岭脚下,规划整齐的中药材远志长在田间,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其负责人杨旭生不时接到寻求合作的电话,“这两天事多,要组织农业专家给村民培训中药材种植技术,还要筹备参加山西省和新绛县的农民丰收节。”

  新绛县阳王镇是道地远志由野生变家种的发源地和主产地。近年,当地依靠远志、黄芩、柴胡等形成以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之一的乡村振兴发展格局。

  因地制宜谋发展

  谈起当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杨旭生娓娓道来。

  阳王镇南依峨嵋岭,地势南高北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是纯农业乡镇,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这里成为道地远志、甘遂、黄芩等中药材种植的最佳区域。

  在杨旭生的记忆里,阳王镇的中药材种植经过几代的优胜劣汰。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当地有技术能人陆续引进多种中药材试种,但或因水土不服,或因经济效益低下,许多品种逐渐被淘汰。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功能,历史悠久。”杨旭生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当地的野生远志很值钱,都去挖,没人管理,很快就匮乏了。

  根据新绛县志资料记载,1990年,阳王镇北池村药农杨齐安、杨致平经过精心钻研,将野生远志成功驯化培育变家种,并大面积推广。周边乡镇、县城农民纷纷效仿。一时间,阳王镇的远志声名远播,产品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杨旭生说:“当年,这里娶媳妇彩礼是15000元,远志的亩均收入是7000多元,人们开玩笑说种两亩远志就能娶得起媳妇。”

  蝶变升级强产业

  1993年,结束学业的杨旭生正赶上人工远志试种成功,便回村加入种植队伍。从10亩到2000多亩,从种植散户到合作社,从售鲜品到初加工,从坐等客商收购到积极外拓市场,杨旭生的中药材事业越做越大。

  截至2016年,阳王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万亩,涉及10个村,年产各种药材鲜品达1.2万余吨,产值1.5亿元,人均增收5000元。仅杨旭生每年销往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全国最大药材市场的道地远志就达180吨、黄芩3000余吨,销售额达到3000万余元。

  围绕中药材产业,新绛县农民摸索总结种植管理模式,发明自制远志播种机、远志收子机、施肥机等专用工具。新绛县中药材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并形成以北池村为中心,辐射带动闻喜、稷山、侯马等周边县市的中药材产业格局。

  抱团取暖共致富

  尽管阳王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与发展较快的中药材产业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种植品种分散、标准化种植程度较低、品牌建设不强、缺乏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

  “加工远志过程中,如遇连阴天晾晒不及时,很容易产生黄曲霉素,降低品质。”杨旭生坦言,以农户为单位,无力满足标准化仓储、流通、现代服务等需求,产业集群的集聚经济效益无法实现最大化。

  近年,在新绛县各部门协调下,依托新绛县天益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启动实施新绛县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形成“合作社+基地+农合”发展模式;以政府补贴和自筹方式,建成优质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和中药材产品恒温库、农产品仓储物流库,将高素质农民培训常态化。

  如今,“新绛远志”已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作为2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户,杨旭生认为,远志等中药材发展前景广阔,希望新绛县及周边县市的种植户、合作社、企业抱团取暖,发挥现代化农业优势,形成标准化种植,提高市场份额,共同致富。(完)

相关报道
文章关键字: 中药材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生意经"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生意经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生意经"。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如本网刊载之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优质好货 限量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