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高端访谈 > 霍建国:产业化链去中国化不现实,我国肯定将继续维持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霍建国:产业化链去中国化不现实,我国肯定将继续维持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生意经 2020-08-26 10:44:27 来源:搜狐智库
  作为中国外经贸领域的资深专家,霍建国自1993年至2001年多次作为谈判小组的重要成员参与中国入世谈判,是中国入世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入世那年的对外贸易是5090多亿美元,出口才2600亿美元,但三年之后就达到1万多亿美元,十年之后达到了1.9万亿美元。”霍建国回忆入世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感慨变化之快。他表示,入世最大的贡献是促进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布局。
 
  很多人认为2000年后中国经济疯狂的发展是入世的结果。霍建国指出,真正形成这一改观的基础还是在国内,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源的流动,国企、民营、外资同时竞争,创造了活跃的发展空间。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加重了经贸冲突背景下各界对于全球产业链重构“去中国化”的担忧。“资本家不会有钱不赚。只要中国整体的制造能力和竞争力还在,他们就不会抛弃中国。”霍建国表示,产业链去中国的说法是不现实的,以中国为主的制造能力和现有的制造规模,其存在的内在优势决定全球无法摆脱中国。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要想保住自己的竞争优势,一方面要通过扩展外部合作空间,另一方面要增强自我研发能力。”霍建国认为,做到这些,中国保持世界工厂的地位没有问题。
 
  今年上半年,东盟取代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反超欧盟,是一个阶段性的变化。东盟和欧盟的差距还没有拉开,欧盟的潜力还在。从长远看欧盟回归到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霍建国表示。
 
  中国WTO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
 
  以下为访谈精编:
 
  搜狐财经:作为中国入市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您曾多次参与中国入世谈判。回忆中国入世的谈判过程,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霍建国:我当时是在国家经贸委外经贸司工作,代表国家经贸委参与代表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是中国适应熟悉和了解国际多边规则的过程,通过谈判深入接触关贸总协定和WTO,也促进了国内的市场化体制改革。
 
  1993年,国家推动了新一轮的治理整顿。1994年,在朱镕基副总理的主持下,推进了外贸、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改革。
 
  要加入世贸组织或者关贸总决定,中国的体制要和它的基本要求相适应,像政府办企业,军队办企业都要脱钩。银行就是商业银行,而不是属于国家主管的一级机构,所以当时成立中央银行作为管理行,其他的商业银行全部要脱钩。这些改革都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向前推进。
 
  另外,加入WTO也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融入的过程是双向的。国际上主要的国家也在逐步地接纳中国,同中国开展贸易。
 
  2001年入世那年,我国利用外资应该是540多亿美元,转年600多亿美元,隔年就700多亿美元,四年后就是1000多亿美元,现在停在了1300亿美元。入世那年的对外贸易是5090多亿美元,出口才2600亿美元,但三年之后就达到1万多亿美元,十年之后达到了1.9万亿美元,变化非常快。
 
  入世的过程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我国的市场化体制改革,对中国制造业的振兴和工业化的进程都发挥了促进作用。
 
  搜狐财经:中国入世已将近20年,您认为入市对中国经济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霍建国:入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促进了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国在2004年、2005年时,进出口总值占到GDP的56%。
 
  外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出口加工、国内就业,也加快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国早期的工业可能更集中在重工业,在重型机械、发电、钢铁等方面投入得比较多。但改革开放后就转向了生活必需品、日用品、纺织品上。我国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入世之后,中国经济逐渐门类齐全,竞争力不断上升。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不管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其他的金融科技,都全面地融入世界,与外界产生很多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促进发展。
 
  中国的工业化的进程之快和中国的对外开放有直接关系。外资的进入也丰富了中国经济的整体布局。
 
  90年代,中国进一步向市场化过渡,扩大开放。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中小企业上升很快,国企进行了改革。高端制造业、大型机械制造业上的开放,使得外资进入中国更全面。
 
  2000年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人认为入世后中国经济疯狂的发展是入世的结果。真正的基础从更深层次总结的话,90年代国内的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很好的发展基础。首先是1992年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推进了资源要素的流通,让企业根据市场配置资源。
 
  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实际指的是资源的流动性,生产力资源包括劳动力、资金资本的配置问题、管理的公平问题,这些东西如果解决好,市场话语权就比较活跃。90年代的改革,恰恰解决了这些问题,国企民营外资同时竞争,创造了很活跃的发展空间。
 
  这些改革奠定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当时外资的比例最高达到49%,比例很高。因此,入世只不过是推动了这一进程,真正形成这一改观的基础还是在国内。
 
  搜狐财经:疫情也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您对当前WTO改革有哪些建议?
 
  霍建国:疫情一方面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对自由贸易也产生了很大冲击。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不得不采取封闭隔离的措施,在某些大国的范围内形成壁垒,比如停航、停止人员入境,导致全球的贸易保护主义反而乘势有所发展,不利于自由贸易的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是一对矛盾,一些人强调发展必须要开放市场,减少贸易限制。另一部分人强调要保护才能更安全,对于落后国家的发展要有一定的保护机制。
 
  疫情后,多边贸易体制的改革还是非常困难。总的原则来看,要先易后难,特别是美、欧、中、日等主要贸易国一定要加强沟通。如果主要的贸易方能够形成共识,对于解决问题非常有利。
 
  此外还要加强舆论的正面宣传。对于什么是自由贸易,什么是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大家要有所认识。不要让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歪理占据上风。
 
  WTO要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推动改革,主动设计改革内容。在很多问题上,WTO应该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呼吁大家不要再搞贸易保护主义,要继续按照自由贸易的原则遵守WTO的规则。如果WTO不发声,在国际贸易当中,没有一个人出来主持公道。
 
  这个改革会很漫长,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我估计要看明年六月份的贸易部长会能否如期制定一个改革的方案。
 
  搜狐财经:疫情对我国的外贸造成了哪些影响?如何看待下半年的中国贸易形势?
 
  霍建国:这次疫情对外贸的影响非常大。疫情导致全球经济停摆,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按照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都是下降3%,预计贸易要下降13%-32%。
 
  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贸易萎缩,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会受到影响。中国的贸易如果能维持正增长已经很不错了。
 
  下半年关键取决于全球疫情,现在已经进入到3季度,还没有明显的改观,应该是负面影响比较大的季度。4季度很难追回来,全球今年大部分的判断都是大幅度下降。
 
  搜狐财经:面对当前的国际市场,我国的外贸企业应该如何及时调整?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在稳外贸方面下功夫?
 
  霍建国:中央非常重视外贸发展,在“六保”“六稳”里,稳外贸、稳外资都是重要工作。
 
  应对疫情的冲击,政府目前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贸易便利化等。这些帮扶措施对企业缓解困难有直接作用,但还要加大力度,同时要强调它的落地。
 
  现在也有提出支持外贸企业转内销,但我觉得这不是普遍做法。如果普遍都转内销,外销就没有了,而且内销也承受不了那么大的量。
 
  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参差不齐。有的企业规模比较大,还能够维持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运转。最困难的是规模小、产品单一、出口市场单一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一旦订单缺失,就面临停产,需要政府出面帮助度过难关。
 
  在当前的竞争情况下,企业要更加注意产品质量,不要让产品质量影响出口信誉。维系住客户对企业仍然很关键,要和老客户保持沟通。
 
  如果有能力,企业还要研究市场,适当调整在市场的结构。选择潜力比较大,又能够带动出口的地方,非洲等国家也可以考虑,这也是企业阶段性的应对措施。
 
  长远看,企业会涉及到内外销比例,市场多元化的安排,以及新产品的推出和营销能力。企业制造是一方面,营销能力也要跟得上。我们恰恰在客户方面比较被动,因为以前中国制造便宜货,容易销,大家推着走。但现在不行,得去研究客户,研究市场,这些是最关键的。
 
  除了政府已经做的,要继续加大落实和帮扶力度。企业也要认真做好自己的管理,把握好市场,把握好客户。
 
  搜狐财经:许多人担心,疫情过后世界的产业链会去中国化,您对此如何看待?
 
  霍建国:如果有经济常识的或是懂一些经济贸易基本理论,就知道这是不现实的说法。生产的组合不会更多地考虑政治的背景因素,主要是考虑投入和产出,资源优化配置。资本的本质是逐利,赚钱是最主要的目的。
 
  从投入和产出回报的角度看,资本家不会有钱不赚。只要中国整体的制造能力和竞争力还在,他们就不会抛弃中国。产业链的退出和改变,不会由人的意志决定,更多的是由经济驱动。
 
  现在国际竞争中,最高技术的封锁和壁垒还很严重,在高科技领域可能风险大一些。在其他领域,即使有这个压力,演变过程也是非常缓慢,不会在一两年之内完成。
 
  国际产业链的形成有一个历史的过程,说近了是八十年代跨国公司主动进行调整投资的结果,它不断地投向应用更高,更开放的地区。欧美出现产业空心化,反而中国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成为亚洲重要的出口大国。
 
  从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来看,欧美处于困难的下行期,它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增长都很困难。而亚洲像中国东亚这带地区,作为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还非常巩固。
 
  我们可能在顶端的高技术领域能力还不是很强,但以中国为主的制造能力和现有的制造规模,其存在的内在优势决定全球是无法摆脱掉中国的,摆脱的唯一代价是大家会承受成本的上升。
 
  当然我们也不能大意,要加快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从放管服和贸易便利化方面改变现有问题,稳住产业链。
 
  搜狐财经:在逆全球化和发达国家产业链回流及贸易成本上升的过程中,中国如何把握新的产业趋势,保住世界工厂的位置?
 
  霍建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国要想保住自己的竞争优势或者保住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需要采取一些必要措施。要坚持供给侧改革,加快市场化改革,完善构建资源优化配置的环境。
 
  除了这些,加快自贸区的开放进度也是突破口,要让自贸区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代表中国开放的形象,带动中国吸引外资和国际合作。
 
  此外,要切实做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国真正的竞争力体现在实体经济的竞争力上,实际上就是制造业的竞争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虽然这几年规模和产能很大,技术也有所提升,但与国际上高端的制造业差距还很大。
 
  我们一方面要通过扩展外部合作空间,另一方面要增强自我研发能力。这样,我认为保持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没有问题。但是适应国际竞争的局势,包括技术和规则的竞争,中国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搜狐财经:今年以来,东盟反超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将会有哪些调整?
 
  霍建国:东盟反超欧盟,是阶段性的变化,去年我们和东盟签了一个自贸区10+1的升级版,可能在更多领域有一些新开放的安排,特别是货物贸易零关税的安排。
 
  这次欧美疫情比较严重,东盟疫情相对受冲击较小,中国的疫情取得很好的控制。所以我国和东盟的贸易发展相对快一些。但是东盟和欧盟的差距还没有拉开,这一点要注意。
 
  欧盟这次疫情受影响很大,处于困难的阶段。我们短时间内和欧盟恢复贸易水平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随着欧盟经济恢复,中欧现在还在加强双边贸易,准备谈BIT(双边投资协定),如果BIT能够签成,还会推动自贸区相互开放。
 
  随着这些工作的进展,从长远看,欧盟回归到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可能性还存在。因为欧盟的总量大,欧盟原先的总量是17万亿美元,英国脱出去之后脱掉3万亿美元,那他还剩14万亿美元。东盟整体10国加起来不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一个英国的规模。
 
  经济总体的规模跟消费需求紧密相关,经济在发展,需求就会上升。所以我个人看,欧盟的潜力还在,只不过是阶段性的困难,下一步我觉得欧盟还会上升。
 
  搜狐财经: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金融风险进一步上升。您认为各国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未来国际贸易有哪些新的增长点?
 
  霍建国:目前,国际局势主要的因素是美国。美国对很多国际的机构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给世界经济带来很多复杂因素。形成对美国的抑制因素很重要,需要加强中欧或者中俄、中日的合作,逐步形成对美的抑制,让它知难而退,重新采取合作的姿态共同合作。
 
  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科技推动全球化,地球变得越来越小,贸易保护主义是有害的。从舆论上,要加大批判贸易保护主义,批判逆全球化思潮。让正能量的东西在全球站住脚,中国在这些方面有责任。
 
  另一方面,WTO的改革还是突破口,通过国际机构的改革形成新的典范。大国之间要坚持对话,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在国际贸易方面,国际贸易的形态和整个格局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回归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在技术突飞猛进的年代,国际贸易当中的货物贸易比例在下降,服务贸易的比例在上升。服务贸易里的数字贸易比例越来越大,这些都是新的发展趋势。
 
  数字贸易还包括很多其他的创新产品,我们在电子商务上发展比较快,但在数字贸易上并不是强项。全球的数字贸易这几年上升得非常快,每年增长20%以上。我们要适应国际贸易新的潮流,在高端技术、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方面要加大力度。这些领域的增长比较高,要能够适应它,才能享受到这种增长的效益。
 
  更关键的是要适应国际竞争的新格局,大国外交之间要处理国际的平衡问题,贸易商也要学会开拓新市场,把握竞争的手段。现在看来,全球竞争的焦点确实在变,大国的规则,贸易竞争的规则,过去强调的是在通关过程中,在边境上如何修改完善。现在大家更关心的是国内,叫边境后。边境后就是指国内的产业政策、补贴政策、信贷政策还有一些管理体制,大家关心国内政策是否公开透明、公平和国际化。
 
  短期看,多边体制很难发挥作用,区域自贸协定,欧盟、北美、CPTPP+、CPTPP,海湾这几个比较大的自贸协定,可能会维持比较长的过渡阶段,而且他们会通过自我协调的规则发挥更大影响。
 
  中国需要适应当前的国际竞争的新格局,在适应的过程当中,继续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把握机会,逐步发挥影响力。
相关报道
文章关键字: 全球制造业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生意经"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生意经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生意经"。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如本网刊载之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优质好货 限量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