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人物观点 > 张茉楠:中国有实力促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有效避免去中国化

张茉楠:中国有实力促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有效避免去中国化

生意经 2020-06-15 10:06:19 来源:搜狐智库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5月外贸进出口2.47万亿元,同比下降4.9%,降幅比4月扩大4.2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方面同比下降12.7%,低于市场预期。出口方面仍然保持正增长区间。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首席研究员张茉楠表示,进口的下滑幅度为12.7%,恰恰体现了全球需求的严重萎缩。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核心和中枢。其他国家的隔离状态,使我们的海外生产受阻。”张茉楠指出,在全球经济困难时期,我们国内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劲的反弹,甚至是超乎预期的下降。
  张茉楠预计,六、七月份甚至到下半年,中国整体贸易形势还是比较困难的。
  她强调,面对疫情后整个国际经济格局的结构性洗牌,我们要做好长期战略性的准备。“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正促进制造业回流,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去中国化的全球化影响远远比疫情冲击要更长远。”
  如何避免去中国化的全球化?张茉楠坦言,中国市场如果足够包容,足够开放,营商环境足够优质,其实不用太担心产业转移出去。“尽管我们整体外资数据受到非常大的冲击,但在高新技术领域吸引外资的力度并没有放缓。比如三星在西安扩展了海外最大的闪存基地,两期投资140亿美元左右。”
  她表示,国家不能单纯靠产业补贴、出口退税这些财政和金融刺激来扶持外贸业。当然这也是重要方面,但治标不治本。
  “我们不仅是出口大国,更是亚洲市场的稳定剂。我们庞大的市场体量和市场需求可以容纳亚洲经济体的出口,甚至是促进整个亚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张茉楠说。
  她认为,我们一方面要扩大在亚洲的经济循环,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另一方面,要通过亚洲区域的双向开放模式,促进一带一路的双向开放。“我们的海外战略需要扩展,从以美国为重点转向以其他区域为重点.”
  “我们现在需要一个转产,即从外贸转向内贸,从外需转向内需。”张茉楠指出,要先启动国内的需求和产业,才有余力促进大的循环。
  张茉楠表示,中国的外资、外贸必须要高质量发展。无论是高新技术产品,国内的营商环境,还是国际贸易规则标准。“上海、山东、云南包括东北都有自贸区,但是这些星星之火现在还形不成燎原之势。我们需要一个创新、制度的高地。”
  以下为采访精编:
  搜狐智库:我国贸易进出口数据低迷的原因是什么?
  张茉楠:一季度,疫情发生在国内,冲击其实更多是在中国的出口。当前疫情已经出现了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由国内转向国外。一开始在欧美,现在往拉美、非洲传递、扩散。
  进口的下滑幅度为12.7%,恰恰体现了全球需求的严重萎缩。发达国家支撑了中国出口的增长,其中美欧是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因此,我们的出口方面没有预期输送那么快,还是出现了同比下降。
  总的来说,我国进口数据下降低于市场预期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由于其他国家复工复产的中断。中国进口大部分都不是消费品,而是中间品。特别是原材料、零部件或者其他半成品,这些产品会通过我们的加工组装,再销往国际。
  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价值链当中的核心和中枢。这个独特的位置决定了我们一方面是全球的出口市场和出口经济,另外一方面也一直主动推动贸易平衡,扩大进口。
  其次,我们海外的生产受阻。一方面,欧美国家的生产没有完全复苏,甚至还没有解禁。他们自己还处于一个隔离、半隔离,甚至是全面封锁的状态。很多国家的零部件或者半成品,实际并没有满足中国的需要。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比如拉美国家有意限制对粮食的出口,俄罗斯对一些原材料也都出现了出口管制或者限制。这也是造成我们现在进口大幅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虽然当前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但我国整个经济的运行,是脱离不了全球大的经济循环的。因此,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我们的居民收入、国民经济增长,实际上还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这体现在,我们国内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强劲的反弹。导致我们的进口下降幅度是很快的,甚至是超乎预期的下降。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美国的出口管制。常年以来,中国半导体进口是全球最大的,占我们整个贸易的比例50%以上。所以美国限制对华半导体相关产业的出口,对中国在高技术领域当中的进口,会产生非常非常大的影响,
  而出口方面,全球贸易需求低迷,特别是西方国家生产生活没有完全复苏。美国的实际失业率可能达到30%以上,实际上对我们出口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
  搜狐智库:您如何预判我国外贸复苏期?我国外贸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张茉楠:综合以上情况,我预计六、七月份甚至到下半年,我们整体贸易形势还是比较困难的。
  现在世界经济格局遭遇的不仅仅是一个短期冲击,更是一个公共事件,或者说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冲击。一方面取决于疫情有没有可能反复,甚至成为常态化。另一方面,疫情后整个国际经济格局的大变化,或者结构性洗牌,会加紧其他国家在贸易保护主义下遭受的冲击,这个影响更负面甚至更持久。
  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出现逆全球化趋势。以美国为首的国家,促进制造业回流。像欧盟、日本等纷纷出台政策,要促进国产替代化,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这个影响远远比疫情冲击要更长远。
  我们不要期望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或者是需求的反弹,或者疫情的结束。结束之后,全球大格局和经贸秩序也不可能回到过去,这是我们面临的非常实际的问题,也是结构性的问题。我们要做好长期战略性的准备。
  搜狐智库:如何解决国际产业链外迁,以及避免去中国化的全球化趋势?
  张茉楠:如何能够促进亚洲经济循环相对来讲是可控的。中国是全球,更是亚洲区域内最大的贸易大国。长期以来,比如在半导体、工业设备和零部件方面,我们都是日韩最大的进口国。包括我们现在对东盟的很多国家都是贸易逆差,代表着我们从那些国家进口的多。
  所以一方面我们是出口大国,另外一方面我们在亚洲扮演的是一个市场的稳定剂。我们庞大的市场体量和市场需求可以容纳亚洲经济体的出口,甚至是促进整个亚洲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因此,去年各个国家纷纷表示要加紧推动RCEP的落地。因为在亚洲疫情控制较好的大背景下,亚洲经济有可能成为未来引领全球经济稳定的一个稳定矛。
  另外一方面,在国际多边主义受到严重冲击的挑战之下,亚洲是引领全球多边主义的一个重要区域板块。亚洲国家大部分都是出口导向性国家,最大的特点就是依赖于外部市场和全球化。所以,这些国家都支持多边主义,支持贸易全球化,支持以WTO为主的全球规则体系建设。在这一方面,亚洲国家有共识,有统一战线的立场。
  这些国家希望在中国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比如疫情期间,三星在西安扩展了海外最大的闪存基地,两期投资140亿美元左右,建立基于封存、测试、加工、组装一体化的生产线。这是在韩国本土之外,最大的海外半导体制造业的生产线。这说明,尽管我们整体外资数据受到非常大的冲击,但在高新技术领域吸引外资的力度并没有放缓。
  因此,疫情之后,哪个国家的市场越开放,市场规模越大,越能吸引外资。比如我们现在正不断优化我们的营商环境,包括外商投资法的落地,加大海南金融贸易港,上海自由贸易区这些大的区域板块等。这些都能给市场全球投资者信心。
  所以中国市场如果足够包容,足够开放,营商环境足够优质,其实不用太担心产业转移出去。
  搜狐智库:国家或地方应该用什么政策来扶持外贸?
  张茉楠:总体来讲,我们不能单纯靠产业补贴、出口退税这些财政和金融刺激来扶持外贸业。当然这也是重要方面,但治标不治本。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扩大在亚洲的经济循环,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比如从出口来讲,我们的5G,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在亚洲都是领先的,有非常大的优势。另外一方面,在进口方面,给日韩零部件,东南亚的原材料、木材、水果、农产品等提供市场。
  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在中国都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我们要通过中国的双向开放,促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其次,我们要通过亚洲区域的双向开放模式,促进一带一路的双向开放。其实德国、非洲等国家都希望能跟中国共同参与一带一路的投资建设,包括第三方市场的开发。
  我们现在需要一个转产从外贸转向内贸,从外需转向内需。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外贸渠道、内贸营销渠道、产业链通道都是不一样的,有些标准不接口。比如出口国外的一些产品的编码标准,跟国内的产品标准需求不一样。我们怎么去推动这个?要先启动国内的需求和产业。只有国内的经济稳定、增长,我们才可能有更大余力促进大的循环。
  第三个方面跟外资、外贸的高质量发展有关。中国现在必须要高质量发展,无论是高新技术产品,国内的营商环境,还是国际贸易规则标准。
  海南自由贸易港未来要建成全球最高标准的自由贸易港,就是希望带动区域从点到面。上海、山东、云南包括东北都有自贸区,但是这些星星之火现在还形不成燎原之势。我们需要一个创新、制度的高地。
  比如上海未来可能会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国内都打不通怎么促进经济循环呢?
  第一个是海外战略的扩展,从以美国为重点转向以其他区域为重点.第二,从国际循环到国内循环,然后反过来国内循环再促进国际循环.第三,要高质量的发展。这三点是现在非常重要的。
相关报道
文章关键字: 经济一体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生意经"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生意经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生意经"。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如本网刊载之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优质好货 限量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