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商界精英 > “教父”柳传志退休,联想36年功与名,做过的5次重大决定

“教父”柳传志退休,联想36年功与名,做过的5次重大决定

生意经 2020-02-03 15:54:54 来源:百家号 公子义
说起中国的企业家,没有一个创业者不敬重联想创始人柳传志。

作为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40年来经历了一个新旧体制冲突,旧秩序瓦解,新秩序重建的历史阶段,在新旧秩序之间寻找平衡点的一个人!而这个阶段也是中国科技和互联网商业史的最好体现。

回顾柳传志联想创业36年,曾经做过5次重大的决定,每次都帮助联想顺利渡过危机。

柳传志用行动指出,梦想和现实的桥梁应该如何搭建,总结他的过往经历,我们又应该如何吸取经验和教训呢?

1、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1984年,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小平房里,有10个来自中国科学院的中年人,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宣告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正式成立,这就是联想的前身!

公司的筹备过程非常简单,计算所的传达室里,开始了早期的会议,而40岁的柳传志就是其中的一员,正到四十而不惑的年纪!

在大部分人中国人眼中,熬到40岁柳传志有一份非常体面的铁饭碗,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没有必要再折腾了。

因为在那个时候,创业不是人们的第一选择!

也正是那一年,经济体制改革文件从中南海发了出来:“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成为改革成了迫切需要。

 

此时投身创业浪潮似乎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万科创始人王石、时任青岛日用电器厂厂长张瑞敏,也是在这一年开始创业!

柳传志的种种创业的经历表明:他并非逼上梁山,而是顺势而为!

柳传志1944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刘谷书早年曾参加过革命,是国内最早的知识产权律师之一,在银行颇具人脉关系。

相比那些背水一战,放手一搏的草根创业者来说,柳传志的试错成本要低很多。就连柳传志也承认,自己在人生一些重要的选择上都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不管选择科研,还是选择创业,都得到他父亲的指点。

日后联想的发展证明,柳传志显然更适合创业!他声音洪亮,精力充沛,富有感染力,他知道自己在科研领域缺少专注和激情。

他的志向应该是在商界。

另外他的性格当中还有敢打敢闯的一面。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联想早期的创业当中,他能够独揽大权,带领联想杀出一条血路的重要原因!

2、海外战略三部曲

1988年1月张祖祥按照柳传志的指示,在香港开始海外拓展计划,此时的柳传志野心勃勃,他计划在6年时间内在香港完成三件事情:一是在香港成立一家贸易公司,形成里应外合之势;二是拓展新业务,进入个人计算机整合行业;三是香港上市。

这是他计划当中的海外战略三部曲,从日后的发展来看,这个战略在当时实属英明!

他让联想快速的打开了局面,并获得了足够的利润,通过香港公司卖货,省去中间商赚差价的环节,获得了15%的利润。

凭借柳传志的胆识,联想在香港开始代理美国的ASP电脑,同时捆绑销售自主研发的汉卡。同时联想拿下了在大陆销售的独家代理权,香港联想和北京联想里应外合,凭借规模优势,联想摇身一变从贸易商升级为生产贸易一体化公司。

自1997年起,联想连续8年占据中国个人电脑市场份额的第一位置,2005年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14年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2018年收购了卢森堡国际银行。

3、坚持走贸工技路线

从2004年开始,批评联想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批评的焦点聚焦在联想没有核心技术,这就像是一个污点,在联想身上挥之不去。

翻开联想的发展历史,贸工技路线并非偶然,联想曾非常重视自主研发,在柳倪之争爆发之前,柳传志负责市场和运营,倪光满富的技术和产品,两人分工明确,同仇敌忾,联想汉卡和286微机主板的研发过程,足以证明柳传志对技术的尊重。

1989年新年柳传志亲自率队到机场,等候从香港研发归来的倪光南,但是柳传志骨子里更像是一个商人,而非是工程师。

在联想创办之初,柳传志最大的渴望就是找到一条路,把计算机里躺在实验室的技术方案,变为成品卖出去变成实实在在的利润。

当联想开始进入了大规模发展,他们却选择了在最微薄的主板,生产和整机组装环节当中,处于整个利润链的最低端,这符合了柳传志海外战略三部曲的宏伟规划。

在他的眼中,中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这些核心部件,美国公司已经做得很好,联想没有任何优势,慷慨赴死不如在市场上抢得一席之地,田忌赛马的智慧给了他启发。

他决定将所有的资源集中在最擅长的地方,凭借ASP电脑的大卖,联想成了最大的贸易商。

4、联想改制

1998年计算所改制从千余人压缩不到百人,大部分并入联想集团,联想员工持股640人,改制第一年获得了30%的分红权。

2001年联想再次改革,员工持股出资2.3亿购买公司35%股份,中科院只有65%股份,此举让联想员工成为了股东。

2009年,联想又进一步改革,中科院将29%股权转让给泛海控股,从绝对控股变成相对控股。

通过三次改革,联想从一家国有企业变成一家市场化运作的民营企业,让联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在中国40年改革开放过程当中,能够从国有企业改制成为市场认可的企业,屈指可数,联想是少有的几个企业之一。

由于体制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没有硬功夫,往往难以独善其身,在摘掉红帽子的过程当中,很多企业家被扣上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一方面要有对创业团队的激励机制,另外一方面又要把握好跟体制分寸。

柳传志杰出经营才能和国情的现实哲学结合起来,牢牢把握着时代的脉象。他内心很清楚,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改制是必经之路,柳传志的长处在于他知道如何把握分寸。

5、确定接班人

办公室就是办人,柳传志曾两度卸任联想董事长职务,2005年他卸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接棒。

2009年联想出现亏损,柳传志再度出山,在2014年香港上市,在上市两年之后,柳传志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确定公司未来的接班人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决定着这家企业未来的航向。

早在20年前,柳传志就已经在物色接班人,孙宏斌曾经是联想最有希望的人选,1989年联想成立企业部,迅速成为13个独资分公司,营业额达到了2400万元,他在2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将联想掌握在自己手中。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孙宏斌,曾一度改不了山西腔,柳传志为了让孙宏斌锻炼口才,逼着他每天讲一个故事,孙宏斌的企业日渐做大,甚至开始和联想分庭抗礼,最终孙宏斌被送进了监狱。

2001年联想一分为二,一个是联想集团由杨元庆掌管,一个是神州数码由郭伟明掌管,最小18岁的朱立南也是呼吁声较高的接班人之一。

实际上,杨元庆才是联想集团的实际接班人,他在1989年加入联想1993年,离职自行创业,1997年重返联想一跃成为联想集团最高领导机构执委会成员之一。

2001年,联想投资成立,朱立南任总裁,在联想向大型资本集团过渡的过程当中,朱立南充当了排头兵。

2009年有媒体就问柳传志,朱立南是否为联想接班人,柳传志表示有可能猜想是对的,也有可能是不对的。

事实上朱立南在2012年就成为联想控股总裁,但董事长依然是柳传志,而宁旻的职位不是最老的,学历也不是最高的,甚至入职时间也不是最长的。

他的职业起点是柳传志的助理助理总裁兼任董事会秘书,并非业务出身,2012年宁旻被任命为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兼执行委员会成员,进入接班人候选人。

从公开信息来看,宁旻在公众当中发生较少,但他在联想系当中所有核心岗位占据要职手,握实权,他在联想控股的股权比例仅次于柳传志和朱立南。

结语

如今柳传志已经退休,新一代的领导班子已经产生,联想这艘大船将驶向何方,或许带有柳传志色彩的联想和联想故事,从此将一去不复返了。但柳传志背后所代表的家国情怀、创业精神,将会在一代又一代的,被柳传志影响的创业者们身上不断重演。

相关报道
文章关键字: 柳传志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生意经"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生意经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请注明"来源:生意经"。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如本网刊载之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敬请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优质好货 限量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