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经 > 名人档案 > 汤龙保
汤龙保档案
汤龙保

个人简介

汤龙保同志,现任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书记。在他简朴的办公室里,没有什么豪华的摆设,而墙上那硕大的红字“奋进”却格外引人注目,汤龙保曾说过:现实总是苦乐参半的,唯强者能以威武不屈的精神,朝着理想的目标孜孜不倦地奋进。

人物事迹

在眼镜行业里跌爬滚打30余年的汤龙保是在1992年真正接手万新公司的。那时的万新公司有80多名工人,年产值150万元,负债却高达800多万元,再加上当时国外产品冲击国内市场,企业面临着灭顶之灾。就是这样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在汤龙保接手十多年之后,销售、利税均增长了100倍。

1992年,汤龙保接手万新公司后,针对当时的市场情况,实施了第一次战略转移,将目光瞄准国际市场,首先打开德国市场,继而攻克欧美、东南亚市场,走出了成功的外向兴企之路。

1992年11月3日,万新公司参加香港国际眼镜博览会,参展的产品因其质高价低深受外商青睐,当场就有德、英等外商签下订货合同。与此同时,他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实行整顿提高,对销售人员实行优胜劣汰,提高其待遇,对技术人员发放技术岗位津贴,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因素;他抓住进驻上海吴良材、茂昌、红星、北京大明等名店的机会,进而打开市场。这一切努力带来了产量、销售的成倍增长。

1993年,对于汤龙保来说是个充满机遇的年份。这一年,他发现广东沿海地区开始销售树脂镜片,他敏感地意识到这将取代传统的玻璃产品。而万新在1983年就曾与华东化工学院联合开发过CR-39树脂镜片。在这市场条件初具的时候,万新适时引进行业中的一名高级工程师,重新组织树脂镜片的生产,成为行业中第一个把产品投放市场的内资企业,为企业栽下了“摇钱树”。此后,万新又不断投资,扩大生产规模,镜片年产量由当时的50万副猛增到现在的1600万副,镜片、镜架品种达4万多个,成为全国产量最高、品种最全的企业。

2002年,善于逆向思维的汤龙保再度把握机遇,实行战略转移。当年,在国外产品冲击国内市场时,万新是走出国门,进军国际市场;而这回,万新反其道而行之,在国内企业蜂拥而上做外贸时,万新杀了个“回马枪”,盯上了国内市场,组建了国内销售部。打国内市场,万新用的是品牌战略,目前该公司的“依格尔”、“万新”已获得省名牌产品及省著名商标称号,这在省内眼镜行业中是惟一的。名牌战略为万新打赢了国内市场第一仗。

2003年,其国内销售达1800万元,占全公司年销售的十分之一强。为了加快技术引进步伐,发挥名牌效应,公司相继增设了江苏康力视眼镜有限公司、镇江新澳光学有限公司等,并开发了树脂散光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等,实行了专业化的生产流水线,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

在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前,汤龙保和万新企业已经在行业里奋斗了35年,经过多年辛勤耕耘,万新已经在中国乃至全球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企业。为了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万新准备了上千页材料。报上去后,国家工商局对万新的材料进行了极其严格的审查。2005年12月31日汤龙保便接到国家商标局领导打来的电话,恭喜万新已经荣获了中国驰名商标殊荣,他心里浮现出两个字:中国!他很激动,他当然应该激动;他高兴,他当然应该高兴;他希望,这是全行业的荣耀,所以,如果高兴,应该是全行业的喜悦。实际上也是这样,没过多久,全行业都知道了这件大事,中国眼镜协会的贺电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祝贺接踵而至……不少企业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相同的喜悦之情,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骄傲!

面对公司取得的硕果,面临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汤龙保同志带领万新全体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以质量占领市场,以信誉赢得客商。他决心在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引进管理人才上下功夫,要依靠科技进步、员工素质的提高和管理优化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直谨奉“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万新最近又有了新的计划,他们与外商洽谈高折射率的树脂镜片加工项目;同时拓展光学领域,开发用于背投、数码相机的光学镜头,目前这一项目正处于研发阶段。汤龙保这个“老眼镜人”又开始了他新一轮的战略转移。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汤龙保还注重抓好企业内部管理,倡导人性化管理,对下级和职工关怀备至。对企业内有特殊困难的员工,他都定期上门慰问,带头捐款,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待公益事业,如教育事业、镇村道路建设、有线广播、综合治理、农业水利等,也积极资助。他还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内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工作,定期组织文体活动,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及奉献日活动,职工之家建设有声有色。


关键词